楊凝(?—802)唐代詩人。字懋功,虢州弘農人,楊憑之弟。生年不詳,約卒于唐德宗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訓。長善文辭,與兄憑、弟凌皆有名。大歷中,踵擢進士第,時號“三楊”。凝由協律郎三遷侍御史,為司封員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為權幸所忌,徙吏部。稍遷右司郎中。宣武董晉表為判官。亳州刺史缺,晉以凝行州事,增墾田,決淤堰,筑堤防,水患為息。時孟叔度縱橫撓軍治,凝亦荒于酒。董晉卒,(公元799年)凝走還京師,闔門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楊凝的詩文(37篇)
春霽晚望。唐代。楊凝。 細雨晴深小苑東,春云開氣逐光風。雄兒走馬神光上,靜女看花佛寺中。書劍學多心欲懶,田園荒廢望頻空。南歸路極天連海,惟有相思明月同。
唐昌觀玉蕊花。唐代。楊凝。 瑤華瓊蕊種何年,蕭史秦嬴向紫煙。時控彩鸞過舊邸,摘花持獻玉皇前。
初次巴陵。唐代。楊凝。 西江浪接洞庭波,積水遙連天上河。鄉信為憑誰寄去,汀洲燕雁漸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