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當年嫁得君,為君秉機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機。
如何織紈素,自著藍縷衣。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樹。
織婦辭。唐代。孟郊。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當年嫁得君,為君秉機杼。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機。如何織紈素,自著藍縷衣。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樹。
丈夫是農民,我是農婦。
當年我嫁給丈夫,便開始在夫家從事紡織勞動。
我一天天疲勞下去,越來越沒有氣力,卻一刻也不能停止紡織。
為什么我織出來的是細白的絲絹,而我自己穿的卻是破爛衣服。
官府在村中的道路上張貼告示,要農民廣栽桑樹養蠶繅絲。
田中郎:從事農業勞動的男子。
妾:古代婦女的自我謙稱。田中女:農村的勞動婦女。
秉:執持,操持。機杼:泛指織布的工具。機:織具也。杼(zhù):織布的梭子。
日:每天。疲:衰竭。
息:停止。
紈素:精致潔白之細絹。
著:穿。藍縷:破敝衣裳。
官家:指地方政府。一說官家謂帝王之家。榜:布告,告示,此作動詞,張貼告示。
索:要求。栽桑樹:指栽種桑樹養蠶取絲。
參考資料:
1、華忱之 喻學才.孟郊詩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4頁
公元812年(唐憲宗元和七年)夏四月,“敕天下州府民府,每天一畝,種桑二樹,長吏逐年檢計以聞。”其時孟郊因老母病故,丁憂去官,寄居洛陽,《織婦辭》當作于是時,反映東都一帶情況,當然對全國來說,也有代表性。
參考資料:
1、盧華語.全唐詩經濟資料輯釋與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239頁
中國的封建社會是典型的男耕女織的社會,但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所謂的“女織”是相對的大多數勞動婦女白天是“田中女”,晚上要“秉機杼”。這種現象許多紡織詩都有所反映,如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
女主人公白天勞累已疲憊不堪,晚上還要不停地當窗織紈素。如此勞碌,自己穿的卻是“藍縷衣”。那么她辛辛苦苦織的紈索哪兒去了呢?“官家膀村路,更索栽桑樹。”官家已貼出告示,要農民植桑養蠶任其揮霍。至此,我們恍然大悟,原來“官家”就是勞動人民受苦受難的真正根源。史載,當時官府除了征收正稅外,又有“雜調”,更有所謂“臨時折估”、“臨時索取”,絲繭稅也隨之加重。
詩的開頭直呼“夫”,似乎“妾”是怨恨自己嫁給他不曾有一天好日子過。最后筆鋒一轉,揭示出自己受苦的真正根源。全詩借用織婦的口吻,語言直白如話,詩意層層逼進。明里是“閨怨”之辭,暗里是刺官之語。詩人通過“指夫說官”的手法,含而不露地給敲骨吸髓的統治階級一擊。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送何憲行部趣其早還。宋代。王十朋。 九郡饑民望使軺,陽春有腳不辭遙。更須速返鄱君國,莫遣詩筒久寂寥。
蕭蕭。。郭步韞。 蕭蕭木葉下園林,搖落偏驚抱恨心。老去不嫌青鬢改,愁多翻愛素幃深。菊當九日凌霜健,蟲避西風隱壁吟。正是夜來愁伏枕,誰家月下擊清砧。
園中賞梅。宋代。陸游。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游。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未愛繁枝壓紗帽,最憐亂點糝貉裘。一寒可賀君知否,又得幽香數日留。
有感。清代。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里與萬里,極目何能望。嚙指忽心動,引領祇內傷。伊余髫齔時,隨侍于朐陽。山城霜月苦,講舍秋風涼。母績兒夜讀,共此鐙燭光。兒方治《毛詩》,讀至《四牡》章。掩卷忽有感,清淚含兩眶。阿母顧兒笑,愿兒學范滂。矧當太平時,馳驅敢或遑。男兒志四海,安可戀故鄉。長跪謝阿母,教兒以義方。忽忽四十載,膂力猶幸剛。吁嗟奉英簜,何如萟稻粱。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宋代。文天祥。 寥陽殿上步黃金,一落顛崖地獄深。蘇武窖中偏喜臥,劉琨囚里不妨吟。生前已見夜叉面,死去只因菩薩心。萬里風沙知己盡,誰人會得廣陵音。
三月初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其四。明代。林熙春。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云龍數下誥三章。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