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并兒百萬,百戰未曾輸。蕃界已深入,將軍仍遠圖。
月明風拔帳,磧暗鬼騎狐。但有東歸日,甘從筋力枯。
中軍殺白馬,白日祭蒼蒼。號變旗幡亂,鼙干草木黃。
朔云含凍雨,枯骨放妖光。故國今何處,參差近鬼方。
白雁兼羌笛,幾年垂淚聽。陰風吹殺氣,永日在青冥。
遠戍秋添將,邊烽夜雜星。嫖姚頭半白,猶自看兵經。
久雨始無塵,邊聲四散聞。浸河荒寨柱,吹角白頭軍。
戰馬龁腥草,烏鳶識陣云。征人心力盡,枯骨更遭焚。
帳幕侵奚界,憑陵未可涯。擒生行別路,尋箭向平沙。
赤落蒲桃葉,香微甘草花。不堪登隴望,白日又西斜。
地角天涯外,人號鬼哭邊。大河流敗卒,寒日下蒼煙。
殺氣諸蕃動,軍書一箭傳。將軍莫惆悵,高處是燕然。
山接胡奴水,河連勃勃城。數州今已伏,此命豈堪輕。
磧吼旄頭落,風干刁斗清。因嗟李陵苦,只得沒蕃名。
古塞上曲七首。唐代。貫休。 幽并兒百萬,百戰未曾輸。蕃界已深入,將軍仍遠圖。月明風拔帳,磧暗鬼騎狐。但有東歸日,甘從筋力枯。中軍殺白馬,白日祭蒼蒼。號變旗幡亂,鼙干草木黃。朔云含凍雨,枯骨放妖光。故國今何處,參差近鬼方。白雁兼羌笛,幾年垂淚聽。陰風吹殺氣,永日在青冥。遠戍秋添將,邊烽夜雜星。嫖姚頭半白,猶自看兵經。久雨始無塵,邊聲四散聞。浸河荒寨柱,吹角白頭軍。戰馬龁腥草,烏鳶識陣云。征人心力盡,枯骨更遭焚。帳幕侵奚界,憑陵未可涯。擒生行別路,尋箭向平沙。赤落蒲桃葉,香微甘草花。不堪登隴望,白日又西斜。地角天涯外,人號鬼哭邊。大河流敗卒,寒日下蒼煙。殺氣諸蕃動,軍書一箭傳。將軍莫惆悵,高處是燕然。山接胡奴水,河連勃勃城。數州今已伏,此命豈堪輕。磧吼旄頭落,風干刁斗清。因嗟李陵苦,只得沒蕃名。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
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送徐樹人師內渡。。林占梅。 甫許春風坐,誰知遽別離。識韓空有愿,御李悵無期。豸服威名著,鳣堂教化施。受恩嗟未報,有淚灑臨歧。
疊韻酬洗奕倩。明代。湛若水。 長嘯聲聞塞兩間,紛紛萬有到來閒。淹留廿載成何事,空載大江明月還。
臘月十四夜將歸復宿江樓。明代。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過嶺。清代。紀昀。 大雪幕荒榛,凍云壓高樹。沖寒上高嶺,岡巒莽回互。蒼然暝色合,四望疑無路。迂曲得人蹤,一線微通步。仰睇郁嶒崚,俯窺杳煙霧。隔澗見行人,蠕蠕似蟻附。高者木杪懸,卑者草際露。前者僂而援,后者聳而赴。石磴滑屢顛,林風吹欲仆。徒侶遞相呼,十步九回顧。慄然悸心魂,失足愁一誤。側聞定鼎初,狂童此負固。桓桓李文襄,轉戰實茲處。仰攻彼尚克,徐行今乃怖。人生才地懸,寧止恒沙數。丈夫志四方,感激酬知遇。仗鉞良未能,叱馭吾其庶。黽勉趣役夫,去去無多慮。
九日三首 其二。宋代。張嵲。 登高未用懷郪縣,少異誰能識孟嘉。歲歲青樽常有酒,年年黃菊未逢花。分將默坐更搜句,肯以銜杯當飲茶。且莫憑欄傷極目,人間秋日易西斜。
正月十六日奉皇太后瀛臺看煙火即景燈詞八首 其五。。弘歷。 云霞錦繡燦瀛臺,花發何須殷七來。百子池邊麟卓犖,萬年枝上鳳毰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