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出自唐代李白的《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望邊邑一作:望邊色)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

    譯文

    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云海之間。

    浩蕩的長風吹越幾萬里,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

    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里就是歷代征戰(zhàn)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

    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xiāng)不禁滿面愁容。

    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

    注釋

    關山月: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多抒離別哀傷之情。

    天山:即祁連山。在今甘肅、新疆之間,連綿數(shù)干里。因漢時匈奴稱”天“為”祁連“,所以祁連山也叫做天山。

    玉門關: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此二句謂秋風自西方吹來,吹過玉門關。

    下:指出兵。白登:今山西大同東有白登山。漢高祖劉邦領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圍困了七天。胡:此指吐蕃。窺:有所企圖,窺伺,侵擾。青海灣: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由來:自始以來;歷來。戍客:征人也。駐守邊疆的戰(zhàn)士。邊色:一作“邊邑”。

    高樓:古詩中多以高樓指閨閣,這里指戍邊兵士的妻子。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07-108

    2、劉俊偉、張盤榮、袁漪韜等.國學經典主題賞讀·七年級.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93

    3、裴 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342-344

    創(chuàng)作背景

      李白看見征戰(zhàn)的場景,因此他感嘆唐朝國力強盛,但邊塵未曾肅清過。此詩就是在嘆息征戰(zhàn)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婦的愁苦時所作。

    參考資料:

    1、裴 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342-344

    2、余恕誠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236-237

      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風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層轉入戍卒與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開頭的描繪都是為后面作渲染和鋪墊,而側重寫望月引起的情思。

      開頭四句,可以說是一幅包含著關、山、月三種因素在內的遼闊的邊塞圖景。在一般文學作品里,常見“月出東海”或“月出東山”一類描寫,而天山在中國西部,似乎應該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說“明月出天山”呢?原來這是就征人角度說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東望,所看到的是明月從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雖然不靠海,但橫亙在山上的云海則是有的。詩人把似乎是在人們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見的云月蒼茫的景象,與雄渾磅礴的天山組合到一起,顯得新鮮而壯觀。這樣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詩人面前,也許難乎為繼,但李白有的是筆力。接下去“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范圍比前兩句更為廣闊。宋代的楊齊賢,好像唯恐“幾萬里”出問題,說是:“天山至玉門關不為太遠,而曰幾萬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與玉門關的距離來解釋“幾萬里”,看起來似乎穩(wěn)妥了,但李白是講“長風”之長,并未說到明月與地球的距離。其實,這兩句仍然是從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們身在西北邊疆,月光下佇立遙望故園時,但覺長風浩浩,似掠過幾萬里中原國土,橫度玉門關而來。如果聯(lián)系李白《子夜吳歌》中“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來進行理解,詩的意蘊就更清楚了。這樣,連同上面的描寫,便以長風、明月、天山、玉門關為特征,構成一幅萬里邊塞圖。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寫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設身處地體會這是征人東望所見,那種懷念鄉(xiāng)土的情緒就很容易感覺到了。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這是在前四句廣闊的邊塞自然圖景上,迭印出征戰(zhàn)的景象。漢高祖劉邦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圍困了七天。而青海灣一帶,則是唐軍與吐蕃連年征戰(zhàn)之地。這種歷代無休止的戰(zhàn)爭,使得從來出征的戰(zhàn)士,幾乎見不到有人生還故鄉(xiāng)。這四句在結構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描寫的對象由邊塞過渡到戰(zhàn)爭,由戰(zhàn)爭過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戰(zhàn)士們望著邊地的景象,思念家鄉(xiāng),臉上多現(xiàn)出愁苦的顏色,他們推想自家高樓上的妻子,在此蒼茫月夜,嘆息之聲當是不會停止的。“望邊色”三個字在李白筆下似乎只是漫不經心地寫出,但卻把以上那幅萬里邊塞圖和征戰(zhàn)的景象,跟“戍客”緊緊連系起來了。所見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廣闊而渺遠。戰(zhàn)士們想象中的高樓思婦的情思和他們的嘆息,在那樣一個廣闊背景的襯托下,也就顯得格外深沉了。

      詩人放眼于古來邊塞上的漫無休止的民族沖突,揭示了戰(zhàn)爭所造成的巨大犧牲和給無數(shù)征人及其家屬所帶來的痛苦,但對戰(zhàn)爭并沒有作單純的譴責或歌頌,詩人像是沉思著一代代人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價。在這樣的矛盾面前,詩人,征人,乃至讀者,很容易激起一種渴望。這種渴望,詩中沒有直接說出,但類似“乃知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戰(zhàn)城南》)的想法,是讀者在讀這篇作品時很容易產生的。

      離人思婦之情,在一般詩人筆下,往往寫得纖弱和過于愁苦,與之相應,境界也往往狹窄。但李白卻用“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的萬里邊塞圖景來引發(fā)這種感情。這只有胸襟如李白這樣浩渺的人,才會如此下筆。這幾句并不是局促于一時一事,而是帶著一種更為廣遠、沉靜的思索。用廣闊的空間和時間做背景,并在這樣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鄉(xiāng)離別之情融合進去,從而展開更深遠的意境,這是其他一些詩人所難以企及的。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朗讀
    ()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欧美牲交A欧牲交aⅴ久久|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一本大道久久香蕉成人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黄色大片 |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日本WV一本一道久久香蕉|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久久久WWW成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免费精品久久天干天干| 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ak|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 久久本道伊人久久|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久久免费高清视频|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人看|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