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生世間,雖死期不朽。寧令七尺軀,泯沒百年后。
圣主居九重,太平日云久。勾陳肅羽衛,列象應星斗。
柰何折沖具,往往猶掣肘。豢養空復勤,驪黃紛牝牡。
徭蠻昔梗化,淮盜近興丑。奇策殊不聞,深恩詎堪負。
桓桓李將軍,仗節海隅守。鐵甲縈綠縢,金符綰朱紐。
平生韜略書,披繹長在手。智勇未及宣,青萍夜常吼。
先生制夷夏,武備殊不茍。先事防不虞,威聲詟飛走。
馬援革裹尸,王羆箭如首。一懷報國志,爵祿隨亦厚。
雙瓶送君別,行旆依官柳。贈言豈徒為,醉擊秦聲缶。
贈別李千戶。明代。王祎。 丈夫生世間,雖死期不朽。寧令七尺軀,泯沒百年后。圣主居九重,太平日云久。勾陳肅羽衛,列象應星斗。柰何折沖具,往往猶掣肘。豢養空復勤,驪黃紛牝牡。徭蠻昔梗化,淮盜近興丑。奇策殊不聞,深恩詎堪負。桓桓李將軍,仗節海隅守。鐵甲縈綠縢,金符綰朱紐。平生韜略書,披繹長在手。智勇未及宣,青萍夜常吼。先生制夷夏,武備殊不茍。先事防不虞,威聲詟飛走。馬援革裹尸,王羆箭如首。一懷報國志,爵祿隨亦厚。雙瓶送君別,行旆依官柳。贈言豈徒為,醉擊秦聲缶。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義烏來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巖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提舉。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元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云南,死于節,謚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并傳于世。 ...
王祎。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義烏來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巖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提舉。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元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云南,死于節,謚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并傳于世。
水居六首 其六。元代。明本。 水國庵居最寂寥,世涂何事苦相招。去村十里無行路,隔岸三家有斷橋。數點鴉聲迎暮雨,一行魚影漲春潮。陳年佛法從教爛,豈是頭陀懶折腰。
送許亨甫以其父大司徒公命省其祖母。明代。李舜臣。 愛子窺顏色,趨庭問所思。望中云共遠,階下草方滋。曉日明金騎,春風吹綠枝。還聞臨別去,遙附萬年卮。
次建康留守趙龍圖雷音堂韻。。釋師范。 晴空霹靂絕追尋,聽者須教辨者音。坐斷封疆行正令,迥然超越去來今。
次韻昌叔詠塵。宋代。王安石。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
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夜半方回。明代。郭之奇。 龍門通世好,虎剎獲新觀。會晤緣非偶,登臨足未艱。層峰隨野眺,曲澗恣幽盤。風入陵通氣,日歸寺隱巒。歌聲依谷響,酒興得山寬。別后空馀此,扁舟破夜瀾。
中書侍郎傅公挽詞 其二。宋代。范祖禹。 洛社瞻賢躅,書筵繼老成。聲容陪夙昔,論議想平生。節與盤山峻,名隨沇水清。草堂空舊隱,松月為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