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壑松不彫,高山石不朽。覆載無改易,世有董烈婦。
烈婦王氏名桂芳,十七嫁與董家郎。董郎臥瘵一年死,烈婦嘔血手斂藏。
當時信誓對日月,誰能上掩日月光。死生契闊志不違,老姑無依老母嫠。
母與烈婦伯父期,他年徐與重結縭。為言汝婿昔僦居,婿死居停主人將奪之。
汝曷來歸予汝棲,與汝伯父相因依。烈婦聞命志益悲,未聞太行王屋曾為愚公移。
天地生我死我自有處,何有一撮茅土為穗帷。啼眠風灑灑,母日護之不少舍。
后數日母去,謂:汝送我而后返,吾不汝詐。婦勉從母歸,稍進一飯喀喀哽塞不能下。
長號浪浪淚滿把,投匕曰我去,母復送之野。煙云慘澹日一抹,宣公橋下水潑潑。
婦云母乎河水清且淪漪,吾往從之樂不可遏。母聞驚絕色慘怛,大呼褰裳不可脫。
漸臺水深瀨水闊,斷萍茫茫強令活。去矣還復入君門,抱君靈主哭愬君。
君神在木聞不聞,肉摧血裂魂紛綸。母去兒解防,兒身終自妨。
兒有十尺麻,為君系三綱。粗粗髽绖移在脰,玉質高縣幾筵右。
手持元氣還乾坤,青天增高地增厚。是時婦年才十八,英風烈烈塞宇宙。
嗚呼十五國風一共姜,南朝惟見李侍郎。忠節不但臣妾慶,為爾君夫何獨幸。
愷悌君子洪嘉興,二年一日風教行。為爾成墳敕埋玉,彤管有繹光熒熒。
豈徒肇家聲,豈徒信鄉俗。歌謠長吏澤,愛戴國家福。
慰存盡封恤,樹勸望旌復。嗚呼天下多美人,人百其身倘可贖。
董烈婦行。明代。祝允明。 大壑松不彫,高山石不朽。覆載無改易,世有董烈婦。烈婦王氏名桂芳,十七嫁與董家郎。董郎臥瘵一年死,烈婦嘔血手斂藏。當時信誓對日月,誰能上掩日月光。死生契闊志不違,老姑無依老母嫠。母與烈婦伯父期,他年徐與重結縭。為言汝婿昔僦居,婿死居停主人將奪之。汝曷來歸予汝棲,與汝伯父相因依。烈婦聞命志益悲,未聞太行王屋曾為愚公移。天地生我死我自有處,何有一撮茅土為穗帷。啼眠風灑灑,母日護之不少舍。后數日母去,謂:汝送我而后返,吾不汝詐。婦勉從母歸,稍進一飯喀喀哽塞不能下。長號浪浪淚滿把,投匕曰我去,母復送之野。煙云慘澹日一抹,宣公橋下水潑潑。婦云母乎河水清且淪漪,吾往從之樂不可遏。母聞驚絕色慘怛,大呼褰裳不可脫。漸臺水深瀨水闊,斷萍茫茫強令活。去矣還復入君門,抱君靈主哭愬君。君神在木聞不聞,肉摧血裂魂紛綸。母去兒解防,兒身終自妨。兒有十尺麻,為君系三綱。粗粗髽绖移在脰,玉質高縣幾筵右。手持元氣還乾坤,青天增高地增厚。是時婦年才十八,英風烈烈塞宇宙。嗚呼十五國風一共姜,南朝惟見李侍郎。忠節不但臣妾慶,為爾君夫何獨幸。愷悌君子洪嘉興,二年一日風教行。為爾成墳敕埋玉,彤管有繹光熒熒。豈徒肇家聲,豈徒信鄉俗。歌謠長吏澤,愛戴國家福。慰存盡封恤,樹勸望旌復。嗚呼天下多美人,人百其身倘可贖。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并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并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偈六十三首。宋代。釋道寧。 春風習習,春日熙熙。鳥啼東嶺上,花發樹南枝。園林并紫陌,賞玩頗相宜。行人半醉半醒,游客似憨似癡。或歌或舞,或笑或悲。頭頭盡是吾家事,處處全彰妙總持。因甚把住,特地生疑。辜他古德,努力披陳。不省這個意,修行徒苦辛。
園中賞梅。宋代。陸游。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游。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未愛繁枝壓紗帽,最憐亂點糝貉裘。一寒可賀君知否,又得幽香數日留。
戊寅正月壽張華東年兄七十三初度兼訂觀海之約 其二。明代。畢自嚴。 傳聞海蜃幻樓臺,仙屋籌添瑞氣開。岱岳孔林游屐遍,何當把臂向蓬萊。
淞江釣者。明代。黎貞。 山中博奕閑王質,谷口耕鋤老子真。那似淞江風景好,一竿長釣水粼粼。
庚申春重游適園二首 其二。近現代。葉云峰。 春光又是照蒼苔,幾度滄桑郁不開。舊雨無多成鬼錄,園林重振賴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