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芙蓉花,豈不顏色好。日夕霜露侵,其柰容易老。
花老不自知,猶謂色無改。愛花惟愛色,莫恨人不采。
涉江采芙蓉,莫采芙蓉蕊。蕊開猶耐久,留以映秋水。
妾家江水南,君住江水北。采花以寄君,聊慰相思憶。
采芙蓉次韻答友人。明代。王祎。 秋江芙蓉花,豈不顏色好。日夕霜露侵,其柰容易老。花老不自知,猶謂色無改。愛花惟愛色,莫恨人不采。涉江采芙蓉,莫采芙蓉蕊。蕊開猶耐久,留以映秋水。妾家江水南,君住江水北。采花以寄君,聊慰相思憶。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義烏來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巖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xué)提舉。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元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云南,死于節(jié),謚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xù)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并傳于世。 ...
王祎。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義烏來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巖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xué)提舉。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元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云南,死于節(jié),謚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xù)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并傳于世。
燭影搖紅 簾。明代。楊基。 花影重重,亂紋匝地?zé)o人卷。有誰惆悵立黃昏,疏映宮妝淺。只有楊花得見。解匆匆、尋芳覓便。多情長在,暮雨回廊,夜香庭院。曾記揚(yáng)州,紅樓十里東風(fēng)軟。腰肢半露玉娉婷,猶恨蓬山遠(yuǎn)。閑悶如今怎遣。看草色、青青似剪。且教高揭,放數(shù)點(diǎn)春,一雙新燕。
拾穗同祖光之一。。聶紺弩。 不用鐮鋤鏟鑊鍬,無須掘割捆抬挑。一丘田有幾遺穗,五合米需千折腰。俯仰雍容君逸少,屈伸艱拙仆曹交。才因拾得抬身起,忽見身邊又一條。
八關(guān)齋詩三首 其三。魏晉。支遁。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望山樂榮松,瞻澤哀素柳。解帶長陵坡,婆娑清川右。泠風(fēng)解煩懷,寒泉濯溫手。寥寥神氣暢,欽若盤春藪。達(dá)度冥三才,恍惚喪神偶。游觀同隱丘,愧無連化肘。
水龍吟。兩漢。佚名。 洞天景色常春,嫩紅淺白開輕萼。瓊筵鎮(zhèn)起,金爐煙重,香凝錦幄。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約。彩云月轉(zhuǎn),朱絲網(wǎng)徐在,語笑拋球樂。繡袂風(fēng)翻鳳舉,轉(zhuǎn)星眸、柳腰柔弱。頭籌得勝,歡聲近地,光容約。滿座佳賓,喜聽仙樂,交傳觥爵。龍吟欲罷,彩云搖曳,相將歸去寥廓。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筑此當(dāng)涂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
西飛燕子?xùn)|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jié)?/div>
銅雀臺。元代。陳孚。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筑此當(dāng)涂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西飛燕子?xùn)|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jié)H松^眼草上露,白骨何由見歌舞。獨(dú)不念漢家長陵一抔土,玉柙珠襦鎖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