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珊火樹魚龍舞,望中寶釵樓遠。鞣鞠余紅,琉璃剩碧,待屬花歸緩緩。寒輕漏淺。正乍斂煙霏,隕星如箭。舊事驚心,一雙蓮影藕絲斷。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殘蝶粉,韶光忒淺。細語吹香,暗塵籠撰,都逐曉風零亂。闌干敲遍。問簾底纖纖,甚時重見?不解相思,月華今夜滿。
齊天樂·上元。清代。納蘭性德。 闌珊火樹魚龍舞,望中寶釵樓遠。鞣鞠余紅,琉璃剩碧,待屬花歸緩緩。寒輕漏淺。正乍斂煙霏,隕星如箭。舊事驚心,一雙蓮影藕絲斷。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殘蝶粉,韶光忒淺。細語吹香,暗塵籠撰,都逐曉風零亂。闌干敲遍。問簾底纖纖,甚時重見?不解相思,月華今夜滿。
燈火已闌珊,遠遠望去,酒樓漸行漸遠。燈火漸稀,游人緩緩地回家了。輕寒襲人,漏壺的水也快滴完了。煙霧正逐漸聚集,煙花如箭劃過天際。一雙蓮花形的燈影,勾起往事歷歷,令人驚心,情思難斷。
不要惱恨時間一去不復返,只恨春光易逝,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她細聲細氣的柔語和口中散發的香氣,她的芳鬢被夜間看不清的塵霧所籠罩而迷蒙,一切美好的記憶都隨拂曉之風而逝,只留零星的片段。敲遍闌干。問簾底那人,何時再能相見?相思無處可解,今夜月色滿溢。
寶釵樓遠:佳人居住的樓閣相距遙遠,:寶釵樓,唐宋時成陽酒樓名。陸游《林酒》:“但恨寶釵樓,胡沙隔成陽。”自注:“寶釵樓,咸陽旗亭也?!边@里指想念中的情人所居。
鞣鞠(róujū):又稱“棘羯芽”,即紅瑪瑙,因其產地在我國少數民族棘鞫所居之地,故稱。
待屬:待要斟酒相勸j屬,注入,斟酒相勸二《儀禮·士昏禮》:“酌玄酒,三屬于尊?!编嵭ⅲ骸皩?,猶注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及飲酒酣,夫起舞屬丞相,丞相不起,夫從坐上語之,”司馬貞注日:“若今之舞訖相勸?!?/p>
乍斂煙霧:煙霧剛剛散去。乍:初,剛剛。
隕星如箭:燈火如同箭一般劃過天空。隕星:流星,此指元宵燈火:
一雙蓮影藕絲斷:喻與相思的情人遠離,音訊斷絕。
消殘蝶粉:艷妝消退二蝶粉,又作“蜒粉”,唐人宮妝。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何處拂胸資婕粉,幾時涂額藉蜂黃:”《野客叢書》引《草堂詩余注》:“蝰粉蜂黃,唐人宮妝也:”
韶光忒淺:美好的時光過于短暫。韶光:春光,美好的時光
暗塵籠撰:微塵繚繞書齋。撰:撰堂。書齋:撰著詩文的所在。
參考資料:
1、王余,李北星編著,燈景·燈品·燈情:歷代詩詞詞曲中的燈彩世界,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11,第172頁
2、納蘭性德,徐燕婷,朱惠國著,納蘭詞評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01,第315頁
康熙年間,愛人不在,歲月已逝,詞人在上元節時出去游玩,睹景思人,故而寫下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納蘭詞典評,中國華僑出版社,2011.01,第315頁
“闌珊火樹魚龍舞”,首句便道出上元節夜里的繁華景象,上元亦是元宵節,元宵佳節,家人團聚,上街觀燈賞花,好不熱鬧。納蘭此處寫的火樹魚龍舞,正是當時社會上,元宵節的熱鬧場景。而后一句寫道:“望中寶釵樓遠。”所謂“寶釵樓”是指歌樓酒肆,這首詞是描寫元宵節歡度之后,人們逐漸散去的場景,熱鬧過后愈發寂寞。那些本來還人滿為患的酒肆飯莊,忽然之間就成了空閣,看到這些,納蘭內心不禁一陣寂寥。
“棘韜馀紅,琉璃剩碧,待屬花歸緩緩。”花燈鬧市問的花花綠綠,遠看起來,仿佛琉璃般星星點點,十分美麗。可惜,這美麗只是一晚上的光陰而已,在夜深時分,隨著夜深人靜,這花燈會熄滅,這美麗也會黯淡。
“寒輕漏淺。正乍斂煙霏,隕星如箭。”納蘭總是能輕而易舉地就從美好的事物中抽身出來,想到凄慘的過往,元宵佳節,本是賞燈愉悅的日子,可是在觀賞完花燈之后。納蘭卻又想起來過去。那不堪回首的往事,仿佛一支利劍,穿透他的心,讓他感受到了痛徹心扉的疼痛。在美麗的夜色中,“舊事驚心,一雙蓮影藕絲斷”。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殘蝶粉。韶光忒賤?!奔t顏已逝,歲月不饒人,想當日的大好青春時光,是多么意氣風發。可現而今,卻是人老心老,已經完全找不到當日的影蹤了。納蘭暗暗苦悶。
“細語吹香,暗塵籠鬢,都逐曉風零亂。”這詞里每一句都透露出納蘭內心的煩憂,與相愛的人相隔千里不能見面,這份痛楚不是人人都能夠理解的。
“闌干敲遍。問簾底纖纖,甚時重見?”什么時候才能夠重相見,納蘭是在問自己,也是在問蒼天。可是,他的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因為月亮不知道人的相思,偏偏要在今夜團圓。
“不解相思,月華今夜滿?!闭媸翘觳恢饲楹?,偏偏要圓月捉弄,這人世間的情恨,果真滑稽如斯。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常瞧浔姸啻碜髦弧?...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鷓鴣天 讀《柳如是別傳》。近現代。金克木。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舊風流??v橫盲左凌云筆,寂寞人間白玉樓。情脈脈,意悠悠??諔鸭覈沤癯?。何須更說前朝事,待唱新詞對晚秋。
自述。明代。唐順之。 祗為抽簪早,歸來已四春。本非食肉相,猶是飯牛身。負郭無新業,灌園有舊鄰。磯邊獨釣客,隴上偶耕人。相見一相笑,吾今罷問津。
答盈盈。宋代。王山。 東風艷艷桃李松,花園春入屠酥濃。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盈盈初見十五六,眉試青膏鬢垂綠。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阿母偏憐掌上看,自此風流難管束。鶯啄含桃未咽時,便會郎時風動竹。日高一丈羅窗晚,啼鳥壓花新睡短。膩云纖指擺還偏,半被可憐留翠暖。淡黃衫袖仙衣輕,紅玉欄干妝粉淺。酒痕落腮梅忍寒,春羞入眼橫波艷。一縷未消山枕紅,斜睇整衣移步懶。才如韓壽潘安亞,擲果竊香心暗嫁。小花靜院酒闌珊,別有私言銀燭下。簾聲浪皺金泥額,六尺牙床羅帳窄。釵橫啼笑兩不分,歷盡風期腰一搦。若教飛上九天歌,一聲自可傾人國。嬌多必是春工與,有能動人情幾許。前年按舞使君筵,睡起忍羞頭不舉。鳳凰簫冷曲成遲,凝醉桃花過風雨。阿盈阿盈聽我語,勸君休向陽臺住。一生縱得楚王憐,宋玉才多誰解賦。洛陽無限青樓女,袖籠紅牙金鳳縷。春衫粉面誰家郎,只把黃金買歌舞。就中薄倖五陵兒,一日冷心玉如土。云零雨落正堪悲,空入他人夢來去。浣花溪上海棠灣,薛濤朱戶皆金镮。韋皋筆逸玳瑁落,張佑盞滑琉璃乾。壓倒念奴價百倍,興來奇怪生毫端。醉眸覷紙聊一掃,落花飛雪聲漫漫。夢得見之為改觀,樂天更敢尋???。花間不肯下翠幕,竟日烜赫羅雕鞍。掃眉涂粉迨七十,老大始頂菖蒲冠。至今愁人錦江口,秋蛩露草孤墳寒。盈盈大雅真可惜,爾身此后不可得。滿天風月獨倚闌,醉岸濃云呼佚墨。久之不見予心憶,高城去天無幾尺。斜陽衡山云半紅,遠水無風天一碧。望眼空遙沈翠翼,銀河易闊天南北。瘦盡休文帶眼移,忍向小樓清淚滴。
補送老袁之京。兩漢。劉雄。 清秋好景正宜行,我向西湖君向京。莫問長安柴米價,如今最賤是書生。
和沈仲一北湖十詠·萱竹堂。宋代。陳傅良。 萱草須鋤莫放深,竹須剪伐待成林。一花一葉皆相附,要使兒孫識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