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堤春水蘸垂楊,水流花片香。弄花噆柳小鴛鴦,一雙隨一雙。
簾半卷,露新妝,春衫是柳黃。倚闌看處背斜陽,風流暗斷腸。
醉桃源·春景。宋代。嚴仁。 拍堤春水蘸垂楊,水流花片香。弄花噆柳小鴛鴦,一雙隨一雙。簾半卷,露新妝,春衫是柳黃。倚闌看處背斜陽,風流暗斷腸。
拍岸春水蘸著輕柔垂楊,流水中花片飄香。追啄花片爭叼柳絲小鴛鴦,它們相親相愛一雙跟隨著一雙。
小樓上珠簾半卷,露出佳人的新妝,薄薄的春衫是柳黃。她轉身倚靠欄桿背著斜陽,為那風流情事暗自傷心斷腸。
醉桃源:詞牌名,又名“阮郎歸”等,雙調四十七字,上片四句四平韻,下片五句四平韻。
蘸:以物浸入水中,這里是形容垂楊輕拂水面。
噆(zǎn):銜,叼。
風流:風情,風韻。
這首詞具體創作年代不詳。嚴仁與嚴羽、嚴參并稱“邵武三嚴”,以善作小詞著稱,這首《醉桃源》以如畫之筆寫春天景色和倚闌遠眺的佳人,鮮潔雅麗,在文藝思想上可能受到嚴羽《滄浪詩話》的影響。
參考資料:
1、葉嘉瑩.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2369-2370
詞的上片所寫的境界,在唐宋詞中并未少見,像溫庭筠《楊柳枝》中的“一渠春水赤闌橋”;韋莊《菩薩蠻》中的“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歐陽修《采桑子》中的“綠水逶迤,芳草長堤”……總有某種相似之處。然而細細品味,卻有所不同,它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味,將畫境、詩意、音響感融為一體,在美學上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首句“拍堤春水”,讓人感到風吹浪起,湖水輕輕地拍打堤岸的聲音;而堤上的楊柳倒掛湖面,輕輕拂水,像是有聲,然而卻非常細微。再看看水中,瓣瓣落花,隨波蕩漾,種種色彩,陣陣幽香,都作用于讀者的感官。然而詞人并未到此為止,他要把這垂楊、流水、落花寫足,于是又添上一對對鴛鴦。它們在湖上自由自在游戲,一會兒嬉弄花瓣,一會兒又用小嘴去咬下垂的柳梢。這一“嗜”字看上去有點冷僻,然卻用得極工,非常準確地表現了鴛鴦動作的迅速與細巧。添上鴛鴦,整個畫面就活了,完整了,并且充滿了生意和動態美。
詞的下片轉入抒情。詞人把鏡頭對著小樓,只見珠簾卷處,一位佳人露出淡雅的新妝,在這新妝中最突出的一點是她那件柳黃色的春衫?!按荷朗橇S”,同上片的“垂楊”是一樣的顏色,人的裝束與周圍的環境取得了和諧一致。下面接著攝下佳人的一幅剪影:她背著斜陽,憑闌凝望。至于她的容顏和表情究竟如何,詞人并未從正面予以描畫,而僅僅從側面著筆,寫她的風神,寫她的情韻;只是最后“風流暗斷腸”一句,才用作者的主觀評價給她的情緒淡淡地點上一筆哀愁的色調。整個下片的立意,似從唐人王昌齡《閨怨》詩來。王詩云:“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眹烙饛娬{“博取盛唐名家,醞釀胸中,久之自然悟入”(《滄浪詩話·詩辨》)。嚴仁此處,似得其妙悟。這詞的下片同王詩頗為神似,前面幾句同樣自然輕快,后面同樣一個轉折,表現了輕微的哀怨,而熔裁衍化,已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
這首詞的基調是輕快靈妙的。上片寫落花流水,剔除了古典詩詞中那種習見的傷感;下片寫少婦登樓,也不著重表現傷懷念遠。全詞筆致輕靈,意境新穎,能給人以精神上的愉悅。另外詞的下片還注意藝術上的藏和露的關系,露出的是人物最富特征的春衫和倚闌的身影,隱藏的是人物的思想感情。好比畫家筆下的斷山云霧,在幾座峰巒之間留下空白,讓幽深的意境隱藏在白云籠罩之下。這就留下足夠的空間,讓讀者去想像,去回味。
嚴仁(約公元1200年前后在世)字次山,號樵溪,邵武(今屬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慶元末前后在世。好古博雅。楊巨源誅吳曦,安丙惎而殺之,仁為作長憤歌,為時傳誦。與同族嚴羽、嚴參齊名,人稱“三嚴”。仁工詞,有《清江欸乃集》不傳,《文獻通考》行于世。存詞30首。 ...
嚴仁。 嚴仁(約公元1200年前后在世)字次山,號樵溪,邵武(今屬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慶元末前后在世。好古博雅。楊巨源誅吳曦,安丙惎而殺之,仁為作長憤歌,為時傳誦。與同族嚴羽、嚴參齊名,人稱“三嚴”。仁工詞,有《清江欸乃集》不傳,《文獻通考》行于世。存詞30首。
二月三日點燈會客。宋代。蘇軾。 江上東風浪接天,苦寒無賴破春妍。試開云夢羔兒酒,快瀉錢塘藥玉船。蠶市光陰非故國,馬行燈火記當年。冷煙濕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華陰二蓮歌 其四。清代。屈大均。 萬仞蓮花掛碧天,飛來蒼翠玉樓前。美人雙倚仙人掌,舞袖回風絕可憐。
和張寺簿功父得祠。宋代。釋寶曇。 碧海鯨魚快一逢,不為夜雨泣秋蟲。神交已極天人際,玉立仍馀國士風。故壘山川成舊恨,今年桃李著新功。卻應袖取經綸手,留待君王復沛豐。
途中八絕 其二。明代。張家玉。 凜烈寒威戰碧蒼,蕭蕭原野盡荒涼。秾桃嫩李紛零落,獨看青松不避霜。
送王恪司門知絳州。宋代。文同。 絳守園池天下夸,紹述有記詞聱牙。蒼官青土左右樹,神君仙人高下花。遠水依然尚鉤帶,舊門想已無靴檛。自憐俗狀不能到,此去羨君專宴衙。
卿認雙星錯。是天邊、參商兩點,命宮牢坐。暫學鵲橋牛女樣,轉眼南箕扇簸。
似溝水、東西都可。長念觀音經一卷,雪衣娘、開了雕籠鎖。
金縷曲 午詒代某君答《棄婦詞》,亦賦一解 其二。清代。樊增祥。 卿認雙星錯。是天邊、參商兩點,命宮牢坐。暫學鵲橋牛女樣,轉眼南箕扇簸。似溝水、東西都可。長念觀音經一卷,雪衣娘、開了雕籠鎖。羞再抱,繡衾臥。含顰別趁鴟夷舸。漫思量、吳宮舊事,燕嬌鶯媠。碧玉連環茶碾子,擲與雙文則個。渾不是、佳人負我。我是負人曹吉利,任嬌啼、不悔連波過。鴛牒字,付秦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