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樓遺跡尚豪雄,錦繡笙蕭在半空。
萬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風。
燭光低映珠鞴麗,酒暈徐添玉頰紅。
歸路迎涼更堪愛,摩訶池上月方中。
宴西樓。宋代。陸游。 西樓遺跡尚豪雄,錦繡笙蕭在半空。萬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風。燭光低映珠鞴麗,酒暈徐添玉頰紅。歸路迎涼更堪愛,摩訶池上月方中。
西樓上前人的遺跡依然是那樣地豪雄,錦銹般華美的笙簫聲聲繚繞在空中。
當時遠行萬里并未認真考慮,誰知竟成了久客;一年年飄忽而去,如今樓頭又刮起了秋風。
燭光低照著珍珠簾幕,顯得特別華美;酒后慢慢泛出醉暈,舞女的雙頰更加潤紅。
迎著秋風轉回驛舍,歸路越發地可愛;隋將軍的摩訶池上,明月正掛在高空。
西樓:指宋代成都轉運司園的西樓。曹學佺《蜀中名勝記》卷四《成都府四》:“轉運司園,亦稱西園。園中有西樓。”
西樓遺跡:西樓為五代時蜀國權臣的故宅。《宋詩紀事》卷二十三章質夫《運司園亭詩》序云:“成都轉運司園庭,蓋偽蜀時權臣故宅也。清曠幽靜,隨處皆有可樂者。”尚豪雄:依然很有氣派。
錦繡笙簫:指席間有歌妓助興,有樂器伴唱。錦繡,代指美人。笙簫,指樂器。在半空:夸張地形容歌舞樂曲聲傳得很遠。
因循:輕率,隨便。
容易,輕易,草草,不注意。
珠鞴(bèi):飾有珍珠的衣衫。鞴,單衣。
歸路:指宴罷而歸。
摩訶(hē)池:池名,故址在今成都市舊縣城東南。為隋代蕭摩訶所置,故名。一說為隋代蜀王楊秀所筑,其名為胡僧所取。月方中:月亮已升至天空的正中。
參考資料:
1、劉揚忠.陸游詩詞選評:三秦出版社,2008:53-54
這首七律作于1174年(淳熙元年)詩人以蜀州通判攝理知州期間。這年六月,他在成都西樓宴飲后,有感而作此詩。
參考資料:
1、劉學鍇.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941-942
前四句通過描寫當年由蜀入陜路途中的所見所感,回憶自己從軍南鄭的光榮歷史。對仗俱極工穩,描繪有聲有色,情景歷歷如在眼前。后四句表達自己不甘老死鄉里的悲憤心情。寫得十分凄壯感人。尤其是頸聯,將作者對現實社會的強烈的失落感表現得很充分。
“西樓遺跡尚豪雄,錦繡笙蕭在半空”。首聯緊扣題目,從宴飲的場所——西樓著筆。首句先以“豪雄”二字虛點一筆,次句進一步就此著意渲染:“錦繡笙簫。”描繪其豪華壯美、歌管競逐,暗藏題內“宴”字;句末綴以“在半空”三字,則西樓聳立天半的形象宛然在目。
“萬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風。”頷聯從宴飲現境觸發詩人久客無成的感慨。因循,這里有時日蹉跎,一事無成的意思。萬里作客,光陰虛度,忽然又到了秋風蕭颯的季節。陸游從1170年(乾道六年)入川,到寫這首詩時,首尾已達五年,已是“萬里”、“久客”了。這一聯從表面看,只是抒寫留滯異鄉的客愁和時序更迭的悲嘆,實際上所包蘊的內容要深廣得多。陸游懷著報國的雄心壯志,到了南鄭前線,但未到一年,就因王炎去職而離幕入川。此后幾年,一直無所作為。蹉跎歲月,壯志銷磨,這對于像他這樣的愛國志士,精神上是最大的折磨。“因循”“容易”“成”“又”,感嘆成分很濃。
“燭光低映珠鞴麗,酒暈徐添玉頰紅。”頸聯折歸現境,續寫西樓宴飲:燭光低低地映照著穿著盛裝的女子,襯托得她們更加俏麗;酒暈漸漸擴散加深,使得她們的玉頰更加紅艷。兩句意境溫馨旖旎。由于有頷聯飽含悲慨的抒情在前,這一聯所透露的便不是單純的沉醉享樂,而是透出了無可奈何的悲涼頹放情緒。詩人醉宴西樓,置身衣香鬢影之中,只不過是為了緩和精神的苦悶而已。
“歸路迎涼更堪愛,摩訶池上月方中。”宴罷歸途,夜涼迎面,摩訶池上,明月方中。宴飲笙歌,驅散了心頭的愁云慘霧,對此佳景,更生賞愛之情。至此,詩情振起,以寫景作結。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
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題道士鄭渭濱詩卷。宋代。馮去非。 江湖曾是飲清波,筆染霜華秋最多。夢里誦君新句子,覺來無奈月明何。
有人示山水畫卷以為元暉作求詩。宋代。戴表元。 硯山山下小於菟,文彩斕斑今亦無。一塢亂云濃似漆,春風吹夢過西湖。
登塔。宋代。陸游。 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閑游。壯哉千尺塔,攝衣上上頭,眼力老未減,足疾新有瘳,幸茲濟勝具,俯仰隘九州。雪山西北橫,大江東南流。畫棟云氣涌,鐵鐸風聲遒。旅懷忽惻愴,涕下不能收。十年辭象魏,萬里懷松楸。仰視去天咫,絕叫當聞不?帝閽守虎豹,此計終悠悠。
夏日口外寄宮中。。玄燁。 翠蓋鸞旌出,平明刻漏同。油云驅暑氣,時雨引清風。山脈經年秀,泉形此日充。遙遙千里外,回首憶深宮。
贈許豫生下第南歸。清代。鄭孝胥。 西笑頻嗟宦未成,故山還我舊才名。春衫涴酒重尋夢,紈扇題詩又送行。海上閒居娛壽母,朝端知己說門生。南歸垂翅吾猶羨,姜被多年冷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