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匆匆歸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fēng)雨。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不知來歲牡丹時(shí),再相逢何處。
賀圣朝·留別。宋代。葉清臣。 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匆匆歸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fēng)雨。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不知來歲牡丹時(shí),再相逢何處。
斟滿淡綠色的美酒,請您再住幾日,不要就這樣匆匆離去。剩下的三分春色,二分都是離愁別緒,一分又充滿了凄風(fēng)苦雨。
年年都見花開花謝,相思之情又有多少呢?就讓我們高歌暢飲,不要談?wù)搨兄隆C髂昴档な㈤_的時(shí)候,不知我們會在哪里相逢?
賀圣朝: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花間集》有歐陽炯詞,本名“賀明朝”,《詞律》混入“賀圣朝”,誤。有十余種格式。此詞格式為:雙調(diào)四十九字,仄韻格,上片四句三仄韻,下片五句三仄韻。
綠醑(xǔ):即綠色的美酒。
幾許:猶言多少。
參考資料:
1、李靜 等 .唐詩宋詞鑒賞大全集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09 :229 .
2、唐圭璋 等 .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2636 .
這首詞大約是作者在北宋首都汴京時(shí)留別友人之作,具體作年難以確證。《宋史》本傳載葉清臣為人豪爽剛直,敢于在宋仁宗前直言時(shí)政闕失,不畏權(quán)貴。
參考資料:
1、王運(yùn)熙 等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454-455 .
這首詞大約是作者北宋首都汴京留別友人之作。全詞以別易會難為主旨,上片寫留飲,下片寫惜別。
開篇寫作者滿斟綠色的美酒,勸友人暫留,且不要匆匆歸去。繼而,詞中又寫作者縱酒高歌,勸友人鈞,切切絮絮傾訴離情。這里,用春色、離愁、風(fēng)雨,構(gòu)成了一幅離別圖:陽春佳月,風(fēng)雨凄凄,離愁萬緒,為下片抒情作了有力的鋪墊。“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fēng)雨”,雖然還是以詞家習(xí)慣運(yùn)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來描寫離愁,但設(shè)想奇特,不落俗套,給人以新穎巧妙的感覺。詞人設(shè)想“春色”總體為“三分”,而其中的“二分”是“愁”,“一分”是“風(fēng)雨”。這樣,此時(shí)此刻的“春色”就成了“愁”與“風(fēng)雨”的集合體。而此處的“風(fēng)雨”,只是表象,實(shí)質(zhì)上是明寫風(fēng)雨暗寫愁。
這里寫“風(fēng)雨”,用的就是這種以景寫情的筆法。所謂三分春色實(shí)際上都是愁。詞人用全部的春色來寫與摯友分手時(shí)的離愁別緒,其友情之深,離別之難,不言而喻。作者用筆,貌輕實(shí)重,飽和了作者的全部感情,確實(shí)是情景交融、情深意長。蘇軾著名的《水龍吟》(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有句云:“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大約即是從此處脫胎。
上片,由舉杯挽留寫到離別情懷,由外部行動而至內(nèi)心感情,多為順筆。下片則轉(zhuǎn)折頗多。過片“花開”兩句,緊承上片的離愁別緒,并進(jìn)一步預(yù)寫別后的相思。“花開”句,用韓偓《謫仙怨》“花開花謝相思”句意,但作者只寫“花開花謝”而不說“相思”,實(shí)際上“相思”已包容上片的離愁別緒之中。“都來幾許”,是說這種相思總的算來會有多少,由摯友不得長聚而引起的時(shí)序更迭、流年暗換的慨嘆與迷惘,亦暗寓其中。這兩句深化了上片的離愁。但作者馬上又沖破了感傷纏綿的氛圍,用“且高歌休訴”句一變而為高亢曠達(dá)。這是對友人的勸慰,也是作者的自我排遣,表現(xiàn)出作者開朗豁達(dá)的胸懷。可是一想到別易會難,明年此際不知能否重逢,心里不免又泛起悵惘之情,使全詞再見波折。這首詞先寫離愁,繼而排解寬慰,終寫悵惘之情,曲折細(xì)致,語短情長。
葉清臣(1000─1049) 北宋名臣。字道卿,長洲人(今蘇州市)。天圣二年(1024)榜眼。歷任光祿寺丞、集賢校理,遷太常丞,進(jìn)直史館。論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為仁宗采納,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權(quán)三司使。知永興軍時(shí),修復(fù)三白渠,溉田六千頃,實(shí)績顯著,后人稱頌。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東都事略》有傳。《全宋詞》錄其詞一首。 ...
葉清臣。 葉清臣(1000─1049) 北宋名臣。字道卿,長洲人(今蘇州市)。天圣二年(1024)榜眼。歷任光祿寺丞、集賢校理,遷太常丞,進(jìn)直史館。論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為仁宗采納,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權(quán)三司使。知永興軍時(shí),修復(fù)三白渠,溉田六千頃,實(shí)績顯著,后人稱頌。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東都事略》有傳。《全宋詞》錄其詞一首。
三忠祠。明代。孫緒。 拂袖拜三賢,云霞映暮天。孤忠徒自許,一死竟誰憐。玄化昭心事,丹誠付簡編。明禋逢盛世,肸蚃自年年。
次韻徐宰雪句。宋代。方岳。 雪花飛盡江頭蘆,秋崖有屋窗未糊。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與留須臾。傳觀玉帝整嚴(yán)衛(wèi),雜沓環(huán)佩紛前驅(qū)。夢隨姑射扣瑤陛,身入閶闔排銀鋪。明毫一色寶階凈,端木六出瓊林孤。綠章封事見名姓,白霓仙子軒眉須。乃知天喜愛民尹,分此雪與耕田夫。山川盡入古圖畫,園林已作春規(guī)模。逢船誰可載書共,松醪未擬炊書沽。金仆姑寒憶戰(zhàn)士,玉玲瓏暖無歌姝。煮茶安用碧跳脫,眠蓑自勝紅氍毹。盟鷗久與說心腹,買犢大欠耕膏腴。頻年歲入少生計(jì),何日詔下蠲田租。甑塵但憂脫粟飯,甌滑未議羹莼鱸。群公豈堪立仗馬,賤子只跨尋詩驢。第令吾民不知餒,如彼蔡人何足誅。沖寒索米徙者眾,啼饑載道攜其孥。邊烽有警事方爾,民瘼未軫天地?zé)o。轅門誰曳丈二組,羽書夜下尺一符。少遲獸狝渤海盜,當(dāng)復(fù)蚊浮高陽徙。平淮有碑徜須刻,筆墨可但唐宗儒。
和朱世同夜聞竹聲。宋代。吳芾。 醉臥空齋靜絕人,夜闌霜月白紛紛。寒生枕上渾無夢,聲到窗前疑是君。玉軫誰家調(diào)古曲,鐵衣何處角孤軍。羨君寫入新詩里,清壯還應(yīng)過所聞。
春日賜金園間居即事。清代。張廷玉。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fēng)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里話君恩。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宋代。邵雍。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
答盈盈。宋代。王山。 東風(fēng)艷艷桃李松,花園春入屠酥濃。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盈盈初見十五六,眉試青膏鬢垂綠。道字不正嬌滿懷,學(xué)得襄陽大堤曲。阿母偏憐掌上看,自此風(fēng)流難管束。鶯啄含桃未咽時(shí),便會郎時(shí)風(fēng)動竹。日高一丈羅窗晚,啼鳥壓花新睡短。膩云纖指擺還偏,半被可憐留翠暖。淡黃衫袖仙衣輕,紅玉欄干妝粉淺。酒痕落腮梅忍寒,春羞入眼橫波艷。一縷未消山枕紅,斜睇整衣移步懶。才如韓壽潘安亞,擲果竊香心暗嫁。小花靜院酒闌珊,別有私言銀燭下。簾聲浪皺金泥額,六尺牙床羅帳窄。釵橫啼笑兩不分,歷盡風(fēng)期腰一搦。若教飛上九天歌,一聲自可傾人國。嬌多必是春工與,有能動人情幾許。前年按舞使君筵,睡起忍羞頭不舉。鳳凰簫冷曲成遲,凝醉桃花過風(fēng)雨。阿盈阿盈聽我語,勸君休向陽臺住。一生縱得楚王憐,宋玉才多誰解賦。洛陽無限青樓女,袖籠紅牙金鳳縷。春衫粉面誰家郎,只把黃金買歌舞。就中薄倖五陵兒,一日冷心玉如土。云零雨落正堪悲,空入他人夢來去。浣花溪上海棠灣,薛濤朱戶皆金镮。韋皋筆逸玳瑁落,張佑盞滑琉璃乾。壓倒念奴價(jià)百倍,興來奇怪生毫端。醉眸覷紙聊一掃,落花飛雪聲漫漫。夢得見之為改觀,樂天更敢尋常看。花間不肯下翠幕,竟日烜赫羅雕鞍。掃眉涂粉迨七十,老大始頂菖蒲冠。至今愁人錦江口,秋蛩露草孤墳寒。盈盈大雅真可惜,爾身此后不可得。滿天風(fēng)月獨(dú)倚闌,醉岸濃云呼佚墨。久之不見予心憶,高城去天無幾尺。斜陽衡山云半紅,遠(yuǎn)水無風(fēng)天一碧。望眼空遙沈翠翼,銀河易闊天南北。瘦盡休文帶眼移,忍向小樓清淚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