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孫圉聘于晉,定公饗之。趙簡子鳴玉以相,問于王孫圉曰:“楚之白珩猶在乎?”對曰:“然。”簡子曰:“其為寶也,幾何矣?”曰:“未嘗為寶。楚之所寶者,曰觀射父,能作訓辭,以行事于諸侯,使無以寡君為口實。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訓典,以敘百物,以朝夕獻善敗于寡君,使寡君無忘先王之業(yè);又能上下說于鬼神,順道其欲惡,使神無有怨痛于楚國。又有藪曰云,連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龜、珠、角、齒、皮、革、羽、毛,所以備賦,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幣帛,以賓享于諸侯者也。若諸侯之好幣具,而導之以訓辭,有不虞之備,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諸侯,而國民保焉。此楚國之寶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寶之焉?”
“圉聞國之寶,六而已:圣能制議百物,以輔相國家,則寶之;玉足以庇蔭嘉谷,使無水旱之災,則寶之;龜足以憲臧否,則寶之;珠足以御火災,則寶之;金足以御兵亂,則寶之;山林藪澤足以備財用,則寶之。若夫嘩囂之美,楚雖蠻夷,不能寶也。”
王孫圉論楚寶。兩漢。佚名。 王孫圉聘于晉,定公饗之。趙簡子鳴玉以相,問于王孫圉曰:“楚之白珩猶在乎?”對曰:“然。”簡子曰:“其為寶也,幾何矣?”曰:“未嘗為寶。楚之所寶者,曰觀射父,能作訓辭,以行事于諸侯,使無以寡君為口實。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訓典,以敘百物,以朝夕獻善敗于寡君,使寡君無忘先王之業(yè);又能上下說于鬼神,順道其欲惡,使神無有怨痛于楚國。又有藪曰云,連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龜、珠、角、齒、皮、革、羽、毛,所以備賦,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幣帛,以賓享于諸侯者也。若諸侯之好幣具,而導之以訓辭,有不虞之備,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諸侯,而國民保焉。此楚國之寶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寶之焉?” “圉聞國之寶,六而已:圣能制議百物,以輔相國家,則寶之;玉足以庇蔭嘉谷,使無水旱之災,則寶之;龜足以憲臧否,則寶之;珠足以御火災,則寶之;金足以御兵亂,則寶之;山林藪澤足以備財用,則寶之。若夫嘩囂之美,楚雖蠻夷,不能寶也。”
(楚國大夫)王孫圉在晉國訪問,(晉國國王)定公設宴招待他,(晉國大夫)趙簡子(佩帶著能發(fā)出)鳴響的玉來和他相見,問王孫圉說:“楚國的白珩還在嗎?”(王孫圉)回答說:“在。”簡子說:“它是寶啊,價值多少啊?”(王孫圉)說:“沒(將它)當成寶。楚國所當成寶的,叫觀射父,他能發(fā)表(上乘的)訓導和外交辭令,來和各諸侯國打交道,使我國國君不會有什么話柄。還有左史倚相,能夠說出(先王)的訓導和典章,陳述各種事物,朝夕將成敗的經(jīng)驗和教訓告訴國君,使國君不忘記先王的基業(yè);還能上下取悅鬼神,順應了解它們的好惡,使神不會對楚國有怨懟。還有叫做云連徒洲的多草之湖,金屬、木材、箭竹、箭桿所生產(chǎn)的地方啊,龜甲、珍珠、獸角、象牙、獸皮、犀牛皮、羽毛、牦牛尾,用于軍備,來防備未料的患難;也用來供應錢財布匹,以饋贈給各諸侯們享用。如果各諸侯對禮品感到滿意,再加之賢相們的訓導和外交辭令;有患難的防備,皇天神靈相輔佑,我國君王能夠免于各諸侯國之罪責,國民也得到了保障。這才是楚國的寶貝。如果說到白珩,這只是先王的玩物,哪稱得上是寶啊?”
“我(圉)聽說所謂國家的寶,僅有六方面:圣賢能夠掌握和評判萬事萬物,以輔佐國家的,就將他當做寶;足以庇護賜福使五谷豐登的寶玉,使(國家)沒有水旱的災難,就將它當做寶。足以(準確)布告福禍的龜殼,就將它當做寶;足以用來抵御火災的珍珠,就將它當做寶;足以防御兵亂的金屬,就將它當做寶;足以供給財政用度的山林濕地沼澤,就將它當做寶。喧嘩吵鬧的美玉嗎,楚國雖然是野蠻偏遠(的國家),不可能將它當做寶的。”
①王孫圉:楚國大夫。
②趙簡子:晉國執(zhí)政。白珩:楚國著名的佩玉。
③觀射父:楚國大夫。訓辭:指外交辭令。
④左史:周代史官分左史、右史。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⑤上下:指天地。說:同“悅”,古人觀念,史官能和鬼神交往。
⑥藪:多草的湖澤。云:云夢澤,在今湖北。徒洲:洲名。
⑦玉、馬、皮、圭、璧、帛等物,古時都可以稱為幣。
圣:指通達事理者。制議:謂安排妥當,使各得其宜。
臧否:吉兇。
(8)藪:大的湖泊
聘 出使訪問
幾何 多少
物 事
享 用酒食招待
賦 兵賦,軍事物資
幣 禮物
皇 大,崇高
王孫圉雖然生活在兩千多年前,但他對于寶物的見解至今還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一個國家應該看重什么呢?是人才,是土地山水。因為古代認為某些玉石,烏龜,珠寶具有靈氣,所以也被作為寶物,但是,純粹是裝飾品的白珩卻不在寶物之列。所寶唯賢,是本文之主論。這就與趙簡子形成鮮明的對照,簡子看重的是佩玉,在外國使臣面前有意弄得叮當作響,想炫耀一番。文章前后照應,開頭寫趙簡子“鳴玉以相”,最后以王孫圉認為這是“嘩器之美”照應。文章結(jié)尾雖然沒有寫趙簡子的反應,但我們讀了王孫圉的一席話,完全可以想見其尷尬之狀,是令人深思的。
上趙王 其四。明代。佘翔。 芙蓉池上擅風流,今代宗藩古帝州。借問西園飛蓋夜,何人托乘月中游。
陳仲怡刺史留飲寓齋看燈屏同李蘧門作。清代。吳敬梓。 煙綃霧縠稱絲絕,中含火齊光皎潔。鯨魚鱗甲動蚖膏,秀華掩映管弦咽。風流太守解組歸,愛客開樽燈月煇。滅燭留髡客不去,不知門外雪霏霏。
夜宿劉將軍園亭 其二。清代。申涵昐。 仗劍從戎去,堂留綠野虛。園丁晨掃徑,奴子夜烹魚。灞上誰開壘,西湖正跨驢。清時無戰(zhàn)伐,衛(wèi)霍有閑居。
贈傳燈 其二。宋代。林干。 臺教源流遠,高明紹梵音。扶桑紅日近,華頂白云深。清磬度山翠,黃花匝地金。三乘示方便,萬法總惟心。
潢上釣魚得四十九枚戲成小詩。清代。李英。 偶結(jié)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草伏情偏劇,風餐歲更貧。因思游北固,曾作釣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