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夸父逐日。兩漢。佚名。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夸父與太陽賽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往北去大湖喝水。還沒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丟棄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1、逐走:競跑,賽跑。
2、逐:競爭。走:跑。
3、入日: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
4、欲得飲:想要喝水解渴。
5、河、渭:即黃河,渭水。
6、北飲大澤:大湖。傳說縱橫千里,在雁門山北。北:方位名詞用作狀語,向北方,向北面。
7、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
8、鄧林:地名,今在大別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鄧林即“桃林”。
9、未至:沒有趕到。
10、渴:感到口渴。
11、棄:遺棄。
12、為:成為。
13、逐日:追逐太陽。
14、于:到。(飲于河、渭中的于,應譯為到,介詞)
15、大澤:大湖。
16、足:夠。(因為足的意思等同于夠,所以 足夠:同義復合詞)
北飲大澤
北:名詞作狀語,向北。
道渴而死
道:名詞作狀語,在半路上。
①夸父與日逐走
走:古義:跑。今義:行走。
②飲于河渭
河:古義:指黃河。 今義:泛指所有河流。
飲:
①欲得飲 飲:名詞,飲食,食物和水。
②飲于河、渭飲: 動詞,喝。
1、夸父是一位怎樣的人物?你如何理解(怎樣認識)這一人物形象?
答:夸父是位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位善于奔跑的巨人,與太陽“逐走”。夸父有明確追求,他勇敢、執著;有理想、有抱負、有犧牲精神、甘為人類造福。這一人物形象,具有超現實的,夸張的浪漫主義色彩。
2、“逐日”的意思是:追逐太陽 怎樣理解這一行為?
這一行為體現了夸父的英雄氣概,表現了一種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為人類造福的精神,使整個神話更具有浪漫主義的魅力。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意志。
3、怎樣看待夸父敢于“與日逐走”?(夸父敢于逐日,你如何看待他?)
答:此題為開放題,①從積極角度看:表現了夸父宏大的志向、勇敢追求,巨大的力量和氣魄。英勇的氣概。為人類造福死而后已的積極意義②從消極角度看:表現了夸父不自量力。
4、不是,“夸父與日逐走”,夸父是不是自不量力?
答:這個神話主要是表現夸父宏大的志向和豪壯的氣魄,也正是因為日不可以逐,才更加顯現出夸父那令人贊嘆和佩服的勇氣。
5、如何理解“棄其仗,化為鄧林。”的結尾?
答:豐富了這一神話的內涵,豐滿了夸父的形象,表現了一種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為人類造福的精神,使整個神話更具有浪漫主義色彩。(2分)
6、若夸父沒有渴死在半路上,他最終能趕上太陽嗎?說說理由。
答:不能。因為太陽和地球是不同的兩個星球,沒有一條供夸父趕到太陽的路。這樣寫具有超現實的理想,夸張的浪漫主義魅力。
7、《山海經》中保存了一些人們熟知的神話,你還能寫出一個嗎?神話故事中還有夸父一樣的人物嗎?說說看答①《精衛填海》。②《精衛填海》中的精衛,《后羿射日》中的后羿。
8、從這個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優秀品質?
答:有膽量有決心,目標遠大,氣魄非凡,意志堅強。
壬寅春正四日晉郡小憩道中古庵信筆書此 其一。清代。何士循。 平野麗晴暉,春風扇和淑。岡巒界晝明,山樹雜紅綠。遙聞村鼓喧,近視兒衣簇。新年幸無事,對之悅心目。籃輿此暫停,庵小堪容足。移幾置詩編,對佛脫官服。拭面瀹山茶,小坐忘塵俗。
夢園菊離離起而有感。明代。佘翔。 白水塘邊舊草萊,十年三徑鎖蒼苔。寒花解得人歸意,昨夜分明入夢來。
陳仲怡刺史留飲寓齋看燈屏同李蘧門作。清代。吳敬梓。 煙綃霧縠稱絲絕,中含火齊光皎潔。鯨魚鱗甲動蚖膏,秀華掩映管弦咽。風流太守解組歸,愛客開樽燈月煇。滅燭留髡客不去,不知門外雪霏霏。
棲賢山居十首 其三。明代。釋函是。 潦倒一枝筇,逍遙十里松。偶逢犢鼻叟,同聽石溪鐘。驟雨不出谷,晴云隱亂峰。忽然殘照起,猶見金芙蓉。
對雪。明代。文徵明。 短榻無聊擁敗綈,開門深雪壓檐低。蒼松白石寒相照,曲巷斜橋去欲迷。舞態不禁風脈脈,羈懷都似鳥凄凄。小山詩思清如許,不見高人出剡溪。
寄士彥僉憲十絕 其一。清代。劉鶚。 城郭荒村處處同,五羊樓觀倚晴空。時平若建麒麟閣,更畫何人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