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有紇干者,好戲劇。邑傳言有狐魅,人心惶。一日,紇干得一狐尾,綴于衣后,至妻旁,側坐露之。其妻疑為狐魅,遂持斧欲斫之。紇干亟云:“吾非魅。”妻不信。走,至鄰家,鄰家又以刀杖逐之。紇干叩頭謝:“我紇干也,第戲劇耳,何意專殺我?”
紇干狐尾。兩漢。佚名。 并州有紇干者,好戲劇。邑傳言有狐魅,人心惶。一日,紇干得一狐尾,綴于衣后,至妻旁,側坐露之。其妻疑為狐魅,遂持斧欲斫之。紇干亟云:“吾非魅。”妻不信。走,至鄰家,鄰家又以刀杖逐之。紇干叩頭謝:“我紇干也,第戲劇耳,何意專殺我?”
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帶)有個叫紇干的人,喜歡開玩笑。當地傳言有狐貍鬧鬼,大家人心惶惶。一天,紇干得到一條狐貍尾巴,就縫在了衣服后面。他來到妻子身旁,側身而坐,故意將狐貍尾巴露在外邊。妻子見了,暗自懷疑他是狐貍精 ,于是悄悄操起斧頭向他砍來。他急忙說:“我不是狐貍精!”妻子不相信。紇干跑到鄰居家,鄰居們又拿起刀棍追逐他。他磕頭道歉說:“我是紇干,這只是一個玩笑,你們為什么一心要殺死我呢?”
邑:當地;縣里
惶:恐慌
為:是
亟:馬上,立即
走:奔跑
謝:認錯,道歉
第戲劇耳,何意專殺我: 這僅僅只是一個玩笑,你們為什么一心要殺死我呢?
綴:用針線縫
戲劇:開玩笑
狐魅:狐貍裝鬼
魅:鬼
斫:砍
第:只,僅僅
好:愛好,喜好
之:代詞,指代狐尾
耳:罷了
東臺雜詩 其二。清代。蔣春霖。 海近秋先至,城空客少過。滄桑新涕淚,云物小槃阿。樂土聊高枕,王師未止戈。雞聲催攬鏡,雙鬢已微皤。
登姑蘇臺。宋代。釋行海。 姑蘇臺上鹿麇來,流水千年去不回。野草青青都是恨,春風不放百花開。
春暮有懷李孟璿。。李進(孟昭)。 暖云無力度鄰墻,風裊游絲拂地長。深院獨眠淹病酒,袷羅初試淺熏香。新巢燕子來如約,未謝梨花待洗妝。綠草滿池春欲去,幾隨詩夢到君傍。
運司園亭十詠 其六 翠錦亭。宋代。章楶。 楩楠百尺馀,排列拱檐際。畏日自成陰,隆冬寧滅翠。虛曠得寂理,懶僻恣濃睡。誰知官府中,獲此沖漠味。
賀新郎 蕭山縣署贅婿詞。清代。毛奇齡。 正河陽花滿。秋水芙蓉,艷紅如剪。贅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題詩齊苑。喜今日、光生銀管。古署催妝開錦席,看一堂、紫罽鋪香軟。雙盞暮,酌來淺。萬條紅燭燒將短。更庭前、幾行畫扇,遮來宛轉。洗馬文章當日事,樂令風流不遠。況種得、藍田瓊琬。最羨今宵乘鳳處,聽秦臺、幾曲簫聲緩。烏鵲到,喜何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