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日。唐代。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從詩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臘日天氣還很冷,溫暖離人還很遙遠。而當(dāng)年臘日氣候溫和,冰凍全消。詩人高興之余準(zhǔn)備辭朝還家,縱酒狂飲歡度良宵,但此時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對他的恩澤,不能隨便走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三。明代。王廷陳。 筑室清溪曲,為園古道傍。苔痕侵戶牖,云色上衣裳。牧笛依青草,漁舟隱綠楊。偶然幽興愜,搔首放歌長。
送鈐轄館使王公二首 其二。宋代。張靖。 玉勒嘶風(fēng)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芳草連云伴去程。
自浮滄海送殘陽,漸覺閒身人莽蒼。一掬酸辛成獨往,無邊天水共微光。
風(fēng)檣隱隱開元氣,朔雁聲聲吊戰(zhàn)場。凄絕一更初魄語,故人相望涕成行。
自廈門泛舟渡臺灣海中見夕陽感賦。。俞明震。 自浮滄海送殘陽,漸覺閒身人莽蒼。一掬酸辛成獨往,無邊天水共微光。風(fēng)檣隱隱開元氣,朔雁聲聲吊戰(zhàn)場。凄絕一更初魄語,故人相望涕成行。
和林治中雪詩五首。宋代。鄭清之。 擘天滕六勇如貔,移下瓊臺撲凸奇。老盡青山真是幻,從渠白戰(zhàn)更無詩。馮闌且喜明雙目,嘶騎寧愁到十眉。羔酒不妨敲竹韻,園林正好樂清時。
古詩十四首 其二。元代。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fù)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當(dāng)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fēng)人致。篇章何在多,自足傳于世。所嗟黃初后,作者莫與企。
臘月十四夜將歸復(fù)宿江樓。明代。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