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敬愛客,終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園,飛蓋相追隨。
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
秋蘭被長坂,朱華冒綠池。
潛魚躍清波,好鳥鳴高枝。
神飚接丹轂,輕輦隨風移。
飄飖放志意,千秋長若斯。
公宴。兩漢。曹植。 公子敬愛客,終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園,飛蓋相追隨。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秋蘭被長坂,朱華冒綠池。潛魚躍清波,好鳥鳴高枝。神飚接丹轂,輕輦隨風移。飄飖放志意,千秋長若斯。
子桓公子敬愛眾賓客,宴飲終日都不覺得疲累。
寂靜的良夜又去西園游玩,車蓋亭亭如飛地前后追隨。
明月灑下如練的清光,天上的繁星稀疏輝映。
秋蘭叢生于斜斜的長坂,芙蓉遮滿了一池淥水。
清波上躍出水底的游魚,樹枝間傳來鳥兒的啼聲。
大風吹動紅色的車輪,馬車在風中奔馳如飛。
我們縱情遨游,逍遙自在,好希望能這樣過一千年。
公宴:群臣受公家之邀而侍宴。
公子:這里是指曹丕。敬愛:一作“愛敬”。
西園:在鄴城(今河北臨漳)西。一說指玄武苑。
飛蓋:輕便行進飛快的車。
景:指月光。
列宿(xiù):眾星。參(cēn)差(cī):不齊的樣子。
被:覆蓋。長坂:斜坡。
朱華:指芙蓉,即荷花。冒:覆蓋。
飚(biāo):回風。丹轂(gǔ):用紅色涂飾的轂。轂,車輪中心的圓木。
輦(niǎn):古代人拉的車,后多指皇室和貴族所用的車。
飄飖(yáo):隨風飄動。這里用來形容逍遙、游樂。
千秋:千年,意思是一輩子。若斯:如此。
參考資料:
1、余冠英.三曹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第二版):71-72
2、張可禮 宿美麗 編選.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53-155
曹植的這首詩很可能與曹丕《芙蓉池作》一詩作于同時,當時雖然沒有明確的唱和觀念,然而從兩詩的內容來看,曹植的詩很可能是繼曹丕之詩而作的。此詩作于建安中期(210年前后)。此篇記錄了由曹丕召集的某次宴會,可見當時鄴下詩人集團留連光景、聚會詠詩的面貌。
參考資料:
1、張可禮 宿美麗 編選.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53-155
2、吳小如 等.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270-271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后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后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夏日樓居漫興二首 其二。。王九思。 世泰容吾拙,官閑似隱居。苦吟遲得句,倦讀臥看書。山色憑闌外,花香退食余。老親身更健,千里寄雙魚。
游西湖。宋代。釋紹嵩。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處如春有眉目。一番雨過吞青空,萬頃無波鴨頭綠。望湖樓閣獨自登,煙霏向背攢寒玉。想見襄陽孟浩然,此中有句不容續。道人長坐西山河,骨清氣明韻出俗。久居京闕厭塵土,一夕歸心俊如鵠。明窗為君研破硯,落筆轉頭風雨速。龍山深處如定居,就彼結鄰容我卜。
一春苦旱因成一章。。陳振家。 似鐵田泥難務耕,枯焦雜草剩蔫莖。雨星偶灑兩三點,雷鼓偏搥幾百聲。人定勝天雖見說,龍停司澤豈能成。彼蒼莫也胸襟窄,計較凡夫懵懂情。
送彭待制知瀛州。宋代。劉敞。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臘月十四夜將歸復宿江樓。明代。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