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慕貧閑,便摧強挫銳,柔弱和光。塵緣頓舍,慧燭朗爇靈房。
七門返照,用七寶、密密鋪妝。擒猿馬,邪生智巧,鍛煉列另端行。
清凈自然守守,守無為常善,一炷心香。平康宴樂,玉液酬泛瓊觴。
云朋霞友,笑喧嘩、金玉玎珰。人去后,云收霧斂,澄澄月滿虛堂。
漢宮春。元代。譚處端。 自慕貧閑,便摧強挫銳,柔弱和光。塵緣頓舍,慧燭朗爇靈房。七門返照,用七寶、密密鋪妝。擒猿馬,邪生智巧,鍛煉列另端行。清凈自然守守,守無為常善,一炷心香。平康宴樂,玉液酬泛瓊觴。云朋霞友,笑喧嘩、金玉玎珰。人去后,云收霧斂,澄澄月滿虛堂。
(1123—1185)元道士。東牟人,字通正,初名玉,號長真子。博學,工草隸書。師王重陽,傳襲其道,往來于洛川之上。有《水云前后集》。 ...
譚處端。 (1123—1185)元道士。東牟人,字通正,初名玉,號長真子。博學,工草隸書。師王重陽,傳襲其道,往來于洛川之上。有《水云前后集》。
歸老圖壽致政王璽太守。明代。程敏政。 白發朱顏七十馀,吉人何藉衛生書。忘機久入群鷗社,遺愛猶傳五馬車。鄠下晚香開壽席,終南山色點吟裾。賢甥令子俱才俊,時向云霄附起居。
題韶州李同知百泉漱雪吟卷。宋代。王義山。 癖到膏盲藥不醫,把泉煮石煉成詩。齒根更著雪來嚼,吟過海關又一奇。
題崇壽寺。南北朝。王寂。 紫霞山寺久不來,往昔破碎今摧頹。一缽殘僧飫藜藿,百身古佛眠莓苔。門楣金烏經雨泣,殿脊鐵鳳含風哀。安得使君鞭紫馬,咄嗟檀施隨緣來。
淮安路教謝西溪己丑二月飲疊山于敬義堂有詩。元代。王奕。 收斂眉山草木英,心潛羲孔與時行。浣花杜老驚人句,采石虞公貫日誠。合上燕臺為上宰,暫勞楚泮領諸生。沉吟敬義堂中句,莫贖豪狂禰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