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子下繩床,張非孟八郎。
不搖三寸舌,未免鬼分贓。
眼底欲條直,臨機爭探囊。
裂破古今無面目,縱橫何處有關防。
頌古二十九首。宋代。釋師體。 投子下繩床,張非孟八郎。不搖三寸舌,未免鬼分贓。眼底欲條直,臨機爭探囊。裂破古今無面目,縱橫何處有關防。
釋師體(一一○八~一一七九),號或庵,俗姓羅,黃巖(今屬浙江)人。年十五師妙智院守威,弱冠為沙彌,初參此庵元于天臺護國,后為虎邱瞎堂慧遠禪師首座。歷住吳之報覺,潤之焦山。孝宗淳熙六年卒,年七十二。為南岳下十六世,護國此庵景元禪師法嗣。有《語錄》一卷傳世。《嘉泰普燈錄》卷二○、《五燈會元》卷二○、《補續高僧傳》卷一一有傳。 釋師體詩,據《續古尊宿語錄》所收《或庵體禪師語》及他書所錄,編為一卷。 ...
釋師體。 釋師體(一一○八~一一七九),號或庵,俗姓羅,黃巖(今屬浙江)人。年十五師妙智院守威,弱冠為沙彌,初參此庵元于天臺護國,后為虎邱瞎堂慧遠禪師首座。歷住吳之報覺,潤之焦山。孝宗淳熙六年卒,年七十二。為南岳下十六世,護國此庵景元禪師法嗣。有《語錄》一卷傳世。《嘉泰普燈錄》卷二○、《五燈會元》卷二○、《補續高僧傳》卷一一有傳。 釋師體詩,據《續古尊宿語錄》所收《或庵體禪師語》及他書所錄,編為一卷。
再步前韻答槐庭四首 其二。。林朝崧。 敦槃十二會葵邱,酒社詩盟接勝游。最憶鹿江燈節宴,夜深絲竹醉高樓。
北河。清代。鐘駿聲。 好風如縷月如圭,破曉乘軺西復西。野漲忽迷三里渡,村謳猶唱六郎堤。一鞭古驛尋沙遠,幾樹垂楊映水低。稍喜紅曦猶未透,趁涼且自過前溪。
讀渡江諸將傳。宋代。王邁。 讀到諸賢傳,令人淚灑衣。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勇似韓彭有,心如廉藺希。中原豈天下,尺土不能歸。
報謁徐大雅仁因以題贈三首 其二。宋代。趙蕃。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里偷閒每見存。
賦得瓊島春云送戴廷禮還鄉。明代。韓殷。 仙峰削出玉璘珣,閬苑紅云片片新。晴帶輕煙迎彩仗,暖浮蒼藹護朱輪。望中誤起河陽恨,夢里還疑楚水春。最是六街過雨后,獨留青影送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