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傳半隱在龍門,天啟松齋遇遠孫。
水石蔽虧包廢寺,版圖磨滅指鄰村。
如將綠野還裴度,不見潛溪付李藩。
壁土未乾三易主,洛陽城里有名園。
王氏松齋詩。宋代。張舜民。 人傳半隱在龍門,天啟松齋遇遠孫。水石蔽虧包廢寺,版圖磨滅指鄰村。如將綠野還裴度,不見潛溪付李藩。壁土未乾三易主,洛陽城里有名園。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
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從軍行。唐代。駱賓王。 平生一顧重,意氣溢三軍。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劍文。弓弦抱漢月,馬足踐胡塵。不求生入塞,唯當死報君。
觀柳道傳太宰留題惠山詩卷。明代。周文孚。 五云樓閣錦成堆,仿佛山光百里開。天上神龍行雨去,日邊驄馬踏花來。千年蘭若春余夢,百世文章劫后灰。惟有石泉流不盡,月明猶照鶴飛回。
壽嫩庵趙先生十首。宋代。陳元晉。 開濟平生學,忠精一寸心,時危添白發,意遠寄清吟。河洛風埃滿,江湖歲月深。眼明天柱壯,{氵霝}淥對渠斟。
和梅花百詠詩 其四十九 宮梅。明代。王夫之。 玉鱗遍覆軟條青,合殿金鋪盡日扃。唯有樓東人睡起,壚煙移遠水晶瓶。
挽石應之提刑 其二。。孫應時。 芹泮青燈夜,山亭皂蓋春。重更雙使節,總為兩淮民。德意人人浹,工夫事事新。帝城車馬外,才此寄經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