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久踟躇。地遠身孤。擬將憔悴吊三閭。自是長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爛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滿平蕪。試問寒沙新到雁,應(yīng)有來書。
賣花聲·樓上久踟躇。宋代。張舜民。 樓上久踟躇。地遠身孤。擬將憔悴吊三閭。自是長安日下影,流落江湖。爛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滿平蕪。試問寒沙新到雁,應(yīng)有來書。
樓上久踟躇,地遠身孤。“踟躇”(ChíChú),徘徊不前,逗留之意。“地遠”張舜民遠謫,歷時三,涉水六,過州十有五。自汴抵郴,所至流連。即言詩人登上岳陽樓,放眼望見山迢水闊,只覺孤身飄零僻遠異地,前路茫茫,歸路茫茫,滿心彷徨,無限悲涼。起句即以“久彷徨”寫出心思沉重。
擬將憔悴吊三閭。“擬”即效仿之意。“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枯涸。引申為勞苦,失意: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三閭”戰(zhàn)國時楚國官名,屈原貶后任此職,此處指屈原。屈原“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賈生列傳》)后西漢賈誼因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矛盾而受毀謗與排擠,在漢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被貶為長沙王太傅以后作《吊屈原賦》,他認(rèn)為自己政治上的遭遇同屈原相似,因而賦中不但慨嘆屈原生前的不幸,對他寄以極大的同情;同時,也以屈原坎坷的一生作自喻,揭露了統(tǒng)治者的是非不分、黑白顛倒,抒發(fā)了自己不受重用的不平和不甘屈服的心情。此處詩人吊屈原也有此意,借屈原才華橫溢,正直不屈,忠君愛國卻幾遭放逐的悲慘遭遇,表達了自己“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悲憤苦悶和遠謫異地的凄涼。
自是長安日下影,流落江湖。長安是唐代的國都,朝廷國君所在地。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后人常以長安借代當(dāng)朝國都,國君。如南宋辛棄疾《鷓鴣天》“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本詞中“長安”借代指當(dāng)時北宋都城汴京。“日下”古代以帝王比作日,因以帝王所在之地為日下。“流落江湖”形容仕途失意,困厄潦倒,漂泊異鄉(xiāng)。“江湖”與“廟堂”相對,見范仲淹《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此處化用孟郊《失意歸吳因寄東臺劉復(fù)侍御》“自念西上身,忽隨東歸風(fēng)。長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之句,傳達思君戀闋之意,抒發(fā)被貶去國之悲。類似還有王仲宣“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等
上闕寫盡流落江湖,遠謫異地的孤獨;仕途失意,忠而被貶的苦悶;思君戀國,實現(xiàn)抱負(fù)的渴望。
爛醉且消除。不醉何如。“爛醉”即大醉,以喝酒之多,醉酒之沉,寫出內(nèi)心愁苦之多,淺醉尚不行,要待大醉,喝到不省人事方能得片刻的消解。“且”即“暫且”,猶言酒醒后千愁萬苦涌心頭,愁更濃。想來詞人定是終日醉酒,消磨時日,麻醉自己。一句不醉何如。寫盡志不得申,愁不得解的無奈苦悶。
又看暝色滿平蕪。“暝色”即暮色,夜色。見王維《山居秋暝》。“平蕪”即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見歐陽修的詩句:“平蕪盡處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渾渾噩噩,昏昏沉沉中又見暮色漸起,漸濃,籠罩整個曠野。“滿”有“布滿”“充滿”之意,一則寫出夜色漸濃的動態(tài)過程,寫出時光偷逝寫出詩人內(nèi)心隱隱年華空逝報國無門的悲苦。二則也出暮色之濃,遍布之廣,以昏沉蒼茫的夜色襯托出詩人凄愴的內(nèi)心。
試問寒沙新到雁,應(yīng)有來書。自古思鄉(xiāng)懷人(君)常冀鴻雁傳書,此句化用杜牧《秋浦途中》“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為下杜陵無。”“新到雁”即剛到之雁,“應(yīng)”應(yīng)該之意,推向,期望。寄情鴻雁抒發(fā)渴望家書,朝廷音訊的迫切心情。“新到雁”也即新來之雁,雁是候鳥,按時遷徙,而人歸不歸卻不是自主的。所以有“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的感嘆。滯留異地的舊人看著南來的新雁,不絕感慨又過一年,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宦海失意,思?xì)w不得的愁苦不覺更深一層,“新”極具表現(xiàn)力,強化了情感。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xué)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huán)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jiān)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
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xué)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huán)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jiān)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過清遠峽。宋代。王稱。 兩山夾飛流,曲折始東走。排空殷崩雷,出峽去愈驟。商人數(shù)畏津,漁子駭奔溜。回瀾乍窺淵,迸瀨亂泄竇。上當(dāng)群石爭,下及眾川漱。勢齊龍門險,雄長碣石右。惜哉神禹功,奠畫遠莫究。遂令五嶺南,別與萬靈斗。我行一停舟,適值風(fēng)雨候。崩騰心為徨,滉瀁目已瞀。篙師戒前征,薄暮不敢逗。開蓬訝驚湍,宛若群鷺簉。乃知造化神,茲寔亙宇宙。三復(fù)忠信言,呼酒聊獨侑。
洛陽道 二。南北朝。徐陵。 洛陽馳道上。春日起塵埃。濯龍望如霧。河橋渡似雷。聞珂知馬蹀。傍幰見甍開。相看不得語。密意眼中來。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fēng),嗚咽淮流語。
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
燭影搖紅·為木公丈題肥遁廬圖。近現(xiàn)代。袁榮法。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fēng),嗚咽淮流語。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眼底淞波,十年歌哭潮來去。摩挲彝鼎勘奇書。健筆班揚侶。指點庭花檻樹。問他時、憑誰認(rèn)取。桃源何世,付與丹青,暗傳幽素。
丹霞元旦。清代。成鷲。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fā)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fēng)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云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次韻寇司戶春懷。宋代。陳師道。 諱窮懷祿得辭勞,腰折頭低不復(fù)高。夢幻更堪追鳥跡,去來何有校牛毛。依違玩世從君好,叱咤生風(fēng)蓋代豪。聞?wù)f妙年心尚在,忍看花絮受風(fēng)飄。
一氈南去客為星,自愛名山手勒銘。叱石洞門含雨白,擷蘭溪色入船青。
綵毫蚤擅詞人賦,絳帳今傳博士經(jīng)。何可鴟夷無爾輩,濁醪應(yīng)到子云亭。
送彭稚修之蘭溪文學(xué)并寄胡元瑞。。歐大任。 一氈南去客為星,自愛名山手勒銘。叱石洞門含雨白,擷蘭溪色入船青。綵毫蚤擅詞人賦,絳帳今傳博士經(jīng)。何可鴟夷無爾輩,濁醪應(yīng)到子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