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輿曉入青陽,細風涼月天如洗。峰回路轉(zhuǎn),云舒霞卷,了非人世。轉(zhuǎn)就丹砂,鑄成金鼎,碧光相倚。料天關(guān)虎守,箕疇龍負,開神秘、留茲地。
縹緲珠幢羽衛(wèi)。望蓬萊、初無弱水。仙人拍手,山頭笑我,塵埃滿袂。春鎖瑤房,霧迷芝圃,昔游都記。悵世緣未了,匆匆又去,空凝佇、煙霄里。
水龍吟(望九華山作)。宋代。張孝祥。 竹輿曉入青陽,細風涼月天如洗。峰回路轉(zhuǎn),云舒霞卷,了非人世。轉(zhuǎn)就丹砂,鑄成金鼎,碧光相倚。料天關(guān)虎守,箕疇龍負,開神秘、留茲地。縹緲珠幢羽衛(wèi)。望蓬萊、初無弱水。仙人拍手,山頭笑我,塵埃滿袂。春鎖瑤房,霧迷芝圃,昔游都記。悵世緣未了,匆匆又去,空凝佇、煙霄里。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
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鵲橋仙。明代。沈宜修。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huán)聲繞。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
中巖封崇寺。宋代。馮山。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shù)層。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次韻張秘丞勸駕。宋代。劉克莊。 一紙黃書舉茂才,使君后挽復(fù)前推。似聞太史占奎宿,先敕天官起蟄雷。唐世科場先進士,漢家郊廟要掄魁。白頭鄉(xiāng)老殷勤處,西望旗鈴送喜來。
與朝陽山人張朝夜集湖亭,賦得各言其志。唐代。皎然。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茫茫區(qū)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
塵界何人悟太空,飛鴻回首影匆匆。三千歸路愁吟里,九十春光客夢中。
黯淡黃沙昏落照,蕭騷綠葦戰(zhàn)遙風。閒亭借此聊清睡,一任回來鬢發(fā)蓬。
大風上陶然亭和壁間韻四章 其一。清代。吳曾徯。 塵界何人悟太空,飛鴻回首影匆匆。三千歸路愁吟里,九十春光客夢中。黯淡黃沙昏落照,蕭騷綠葦戰(zhàn)遙風。閒亭借此聊清睡,一任回來鬢發(fā)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