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王御六合,孝敬百禮崇。祠壇及寢殿,如天開法宮。
大木出南楚,肅詔騰雷風。層厓伐梓楠,斧聲震高穹。
萬牛痏肩領,巨筏亙長虹。山靈獻材異,波侯開道通。
賢哉張使君,來秉玉節雄。豈不念王事,而哀切民窮。
獻謀廣財用,厚直來商工。優優播慈令,蹇蹇竭匪躬。
譬如求才俊,杰者必登庸。梁棟入內苑,巀嶪起天中。
巍然睹巨麗,偉績歸司空。落成大慶賚,錫命先有功。
曰君冰玉操,風紀責所隆。煌煌獬豸衣,執憲山之東。
授官副雅望,萬口稱嘉同。青云快翔翥,展翼隨鹓鴻。
臺斗豈足踐,令譽歌永終。
贈水部張誠之采木南楚有功擢山東憲副。明代。顧璘。 圣王御六合,孝敬百禮崇。祠壇及寢殿,如天開法宮。大木出南楚,肅詔騰雷風。層厓伐梓楠,斧聲震高穹。萬牛痏肩領,巨筏亙長虹。山靈獻材異,波侯開道通。賢哉張使君,來秉玉節雄。豈不念王事,而哀切民窮。獻謀廣財用,厚直來商工。優優播慈令,蹇蹇竭匪躬。譬如求才俊,杰者必登庸。梁棟入內苑,巀嶪起天中。巍然睹巨麗,偉績歸司空。落成大慶賚,錫命先有功。曰君冰玉操,風紀責所隆。煌煌獬豸衣,執憲山之東。授官副雅望,萬口稱嘉同。青云快翔翥,展翼隨鹓鴻。臺斗豈足踐,令譽歌永終。
顧璘(1476~1545)明代官員、文學家。字華玉,號東橋居士,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寓居上元(今江蘇省南京市),有知人鑒。弘治間進士,授廣平知縣,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少有才名,以詩著稱于時,與其同里陳沂、王韋號稱“金陵三俊”,后寶應朱應登起,時稱“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園詩文稿》等。其曾評注楊士弘《唐音》。 ...
顧璘。 顧璘(1476~1545)明代官員、文學家。字華玉,號東橋居士,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寓居上元(今江蘇省南京市),有知人鑒。弘治間進士,授廣平知縣,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少有才名,以詩著稱于時,與其同里陳沂、王韋號稱“金陵三俊”,后寶應朱應登起,時稱“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園詩文稿》等。其曾評注楊士弘《唐音》。
贈別潘稼堂簡討二首 其二。清代。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送慧上人之九頓嶺 其七 贈劉元善。。劉崧。 故人東去維揚日,學士親題送別詩。一代風流嗟已矣,十年漂泊更何之。久傳大府承簪筆,猶滯滄江理釣絲。寂寞舊游臨汝曲,秋風雕鶚起遐思。
王逸塘五十生日。清代。鄭孝胥。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嘆,自詭時未至。時至當云何,奈此囊底智。控弦雖不發,天下識猿臂。世途無萬全,欲取宜有棄。以我之下駟,當彼之上駟。一敗而兩勝,老算得深味。中年惜精爽,勿使疲人事。孫武誠難追,孰能比田忌?
首尾吟 其四十九。宋代。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云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
新繁縣顯曜院。宋代。梅摯。 繡地縈回寶勢長,遍游寧倦徙胡床。禪齋不顧幡風影,講席亂飛花雨香。苔陣暗連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涼。我來懶上東臺上,目送霜楸感北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