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龍雖得請,躍{左蟲右戾}亦面占。
既有膏苗益,寧無漂麥嫌。
馀霏方映戶,反照忽通簾。
羈旅愁懷闋,農家喜色添。
田間拾穗滿,陌上荷鉏兼。
豫想三種迥,秋場萬庾尖。
和家兄喜晴用安這韻。宋代。司馬光。 象龍雖得請,躍{左蟲右戾}亦面占。既有膏苗益,寧無漂麥嫌。馀霏方映戶,反照忽通簾。羈旅愁懷闋,農家喜色添。田間拾穗滿,陌上荷鉏兼。豫想三種迥,秋場萬庾尖。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
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大茅峰四絕句。宋代。陸文圭。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旱回車。
解語花·見江岸草花淡紅可愛而賦。清代。黃之雋。 沿洲杜若,蔽石江蘺,荒廟幽馨惹。細花開向無人處,幾點自成風雅。嫣紅淡赭。是暮雨、羅裙吹化。題贈他、真本離騷,盡付湘靈寫。隨意自開自謝。悵蓀橈輕過,搴未盈把。斷崖何處,胭脂買、空想倚舷臨畫。凄涼在野。誰伴汝、月宵煙夜。須異時、移綴漁莊,從楚江歸也。
中隱庵。宋代。趙德孺。 在昔避世賢,隱居豈自喜。甘守西山餓,清洗潁陽耳。一旦事高尚,萬古激貪鄙。孰謂樂山林,便可輕朝市。竊笑效顰人,不知捧心美。妄將凡庸姿,敢希明哲軌。盜此嘉遁名,紛若干時子。仕途指捷徑,矯偽污青史。圣朝揚仄陋,采錄無遐邇。不遺下體葑,況乃中鄉芑。多士生此時,貧且賤焉恥。夢自傅巖來,獵從渭濱起。隱君聞此風,翻然烏可已。聊為知者道,庶達名庵旨。
贈浙西雇推官。唐代。徐鉉。 盛府賓寮八十余,閉門高臥興無如。梁王苑里相逢早,澗浦城中得信疏。狼藉杯盤重會面,風流才調一如初。愿君百歲猶強健,他日相尋隱士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