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自城西門,古祠蔽荒垣。借問道傍子,云是漂母魂。
慨昔逐鹿代,英俊殢邱樊。桓桓淮陰侯,韜鈐富心源。
龍蟄厄叢蟻,豹隱翳霾昏。少年恣凌侮,列卒同趨奔。
范雎身屢辱,張儀舌徒存。流離伏河涘,狼籍蒙壺飧。
草具固云鮮,居窮易為恩。獻(xiàn)塊獲晉賞,羹頡列漢藩。
矧茲賢嫗惠,興哀逮王孫。既啟萬戶封,竟殘千金言。
漂母祠。明代。顧璘。 步自城西門,古祠蔽荒垣。借問道傍子,云是漂母魂。慨昔逐鹿代,英俊殢邱樊。桓桓淮陰侯,韜鈐富心源。龍蟄厄叢蟻,豹隱翳霾昏。少年恣凌侮,列卒同趨奔。范雎身屢辱,張儀舌徒存。流離伏河涘,狼籍蒙壺飧。草具固云鮮,居窮易為恩。獻(xiàn)塊獲晉賞,羹頡列漢藩。矧茲賢嫗惠,興哀逮王孫。既啟萬戶封,竟殘千金言。
顧璘(1476~1545)明代官員、文學(xué)家。字華玉,號東橋居士,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寓居上元(今江蘇省南京市),有知人鑒。弘治間進士,授廣平知縣,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少有才名,以詩著稱于時,與其同里陳沂、王韋號稱“金陵三俊”,后寶應(yīng)朱應(yīng)登起,時稱“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園詩文稿》等。其曾評注楊士弘《唐音》。 ...
顧璘。 顧璘(1476~1545)明代官員、文學(xué)家。字華玉,號東橋居士,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寓居上元(今江蘇省南京市),有知人鑒。弘治間進士,授廣平知縣,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少有才名,以詩著稱于時,與其同里陳沂、王韋號稱“金陵三俊”,后寶應(yīng)朱應(yīng)登起,時稱“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園詩文稿》等。其曾評注楊士弘《唐音》。
正覺寺清風(fēng)軒。宋代。蔡覿。 海風(fēng)拍枕燈初暗,山雨打窗人正寒。料得此軒秋更好,怒濤推月上闌干。
題古中盤五松圖。清代。蔡新。 昔聞畢宏韋偃畫古松,振筆長風(fēng)浩呼哅。如何此卷僅矮幅,而多夭矯騰踔之蟠龍。鱗爪攫拿勢莫至,濤聲在耳云蕩胸。倬哉萬松老居士,筆端具有造化工。此圖何處得畫本,傳自古云盤谷之中峰。侍從宸游多燕暇,相對勝友此扶筇。濡毫拂素標(biāo)異狀,貌得盤山古干真形容。最憐后彫質(zhì),沐日浴月幾春冬。太平之世豈獨民仁壽,草木亦含雨露濃。君不見,泰山上有五大夫,風(fēng)煙剝落摧秦封。如此蒼髯礌磈突兀自千古,得非福地神秀鐘。松兮松兮,安得布襪青鞋盤桓于爾側(cè),彷佛乎桂殳木客之高蹤。
五色鸚鵡。明代。張穆。 東溟千萬里,誠許鳥中英。豈不能言累,徵從慧業(yè)生。撩人低婍妮,饑啄謝憑淩。地僻無談客,青窗感友聲。
莼二絕 其二。宋代。張侃。 達(dá)人胸次與天寬,到處浮家得細(xì)看。滿盌莼絲浮碧色,不妨邀客話儒酸。
兵亂后自嬄雜詩 其八。宋代。呂本中。 夷甫終隳晉,群胡迫帝居。王綱板蕩后,國勢土崩初。戈戟連梁苑,頭顱塞浚渠。天心應(yīng)助順,側(cè)聽十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