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里杳難見,廬山高若何。孤舟掠星渚,二月已風波。
鄉夢因詩少,春愁對酒多。斜陽方背郭,掩映片帆過。
南康。清代。鄭獻甫。 栗里杳難見,廬山高若何。孤舟掠星渚,二月已風波。鄉夢因詩少,春愁對酒多。斜陽方背郭,掩映片帆過。
( 1801—1872)廣西象州人,字小谷。道光十五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乞養親辭官,不復出,自號識字耕田夫。同治間主講廣州、桂林各書院。博覽強記,尤熟諸史。為文章直抒胸臆,識見甚卓。有《愚一錄》、《補學軒詩文集》等。 ...
鄭獻甫。 ( 1801—1872)廣西象州人,字小谷。道光十五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乞養親辭官,不復出,自號識字耕田夫。同治間主講廣州、桂林各書院。博覽強記,尤熟諸史。為文章直抒胸臆,識見甚卓。有《愚一錄》、《補學軒詩文集》等。
初至京與元美明卿子與分韻 其二。明代。李攀龍。 北風吹折九河冰,五馬如龍度李膺。把袂中原來氣色,開樽碣石倚憑陵。明堂大集周方岳,列郡深慚漢股肱。詞賦祗今吾黨在,將因顧眄一先登。
浣溪沙 其三。唐代。張泌。 獨立寒階望月華,露濃香泛小庭花,繡屏愁背一燈斜。云雨自從分散后,人間無路到仙家,但憑魂夢訪天涯。
自甲浦道太湖四十里見異香諸山喜而有作。明代。沈周。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譬山行見湖,昏昏秪浩瀚。何如行湖中,坐見山秀爛。仆尚請決筮,得《需》利在彖。毅然促飛櫓,猛進不復懦。探穴有虎子,履險獲奇觀。出浦即會勝,列障擁一岸。遙思攬吳香,妄意覓仙幔。群聳西若監,巨浸東罔畔。天謂湖太淫,設此似按攤。云濤日沖撞,石趾力抵捍。輸贏各無能,兩壘對楚漢。我行鋒鏑間,便以老命判。山疑相慰藉,逐逐笑供玩。始有舟楫虞,盡被山破散。山亦有情狀,要我綺語贊。氣聚勢則附,形散脈復貫。遠近相衍迤,中自存博換。雖靜有動機,萬態紛變亂。虬龍徐蜿蜒,獅猊悍奔竄。夷突各不一,小大略相半。正展芙蓉屏,橫亙蒼玉案。晴縠縐日光,莫熨錦繡段。金庭與玉柱,遠弄波影燦。歷眼四十程,續續青不斷。平生詫傳聞,信美非謾讕。修辭聊梗槩,歸憶庶可按。
展旗峰。明代。王世貞。 獵獵峰旗空際磨,千山草木見還無。天策府中玄甲隊,淮南節下黑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