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地求和國必危,安知堅守絕來思。
年年來伐年年割,割盡邯鄲何所之。
春秋戰國門。虞卿。唐代。周曇。 割地求和國必危,安知堅守絕來思。年年來伐年年割,割盡邯鄲何所之。
生卒年不詳,籍貫未詳。唐代詩人。唐末,曾任國子直講。著有《詠史詩》八卷,今臺灣中央圖書館有影宋抄本《經進周曇詠史詩》三卷。《全唐詩》將其編為二卷,共195首,這種形式與規模的組詩在中國文學史上頗為罕見。 ...
周曇。 生卒年不詳,籍貫未詳。唐代詩人。唐末,曾任國子直講。著有《詠史詩》八卷,今臺灣中央圖書館有影宋抄本《經進周曇詠史詩》三卷。《全唐詩》將其編為二卷,共195首,這種形式與規模的組詩在中國文學史上頗為罕見。
紀事十一首 其三。近現代。趙熙。 海風吹處盡浮云,月蝕瑤臺色色昏。誰識卅年辛苦力,老來含淚入斯門。
題清風閣。宋代。趙抃。 錦川城里玉溪橫,溪上浮圖畫閣明。我念官拘登未暇,有風終日為誰清。
宿隱微山房。元代。華幼武。 二月蘭舟泊上宮,春云不雨玉壇空。苔生白石斑斑綠,魚養丹池個個紅。對酒燭分花底夜,出簾香散竹間風。高寒未覺仙臺遠,只比相逢似夢中。
江上送吳殿麟定還歙。清代。姚鼐。 我行江北路漫漫,送爾江南山萬盤。青天落日如相憶,更倚蓮花峰上看。
祭酒謝芳石先生祖母獲旌門喜 其五。明代。林光。 誰道君門萬里遙,君恩寸尺也難消。非緣截發天無二,安得旌門詔有條。節義昭彰孫子職,綱常扶植圣明朝。貞嫠自古皆無為,九死何心向紫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