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舟南山下,上上不得返。幽事隨去多,孰能量近遠。
陰沈過連樹,藏昂抵橫坂。石粗肆磨礪,波惡厭牽挽。
或倚偏岸漁,竟就平洲飯。點點暮雨飄,梢梢新月偃。
馀年懔無幾,休日愴已晚。自是病使然,非由取高蹇。
南溪亦清駛,而無楫與舟。山農驚見之,隨我勸不休。
不惟兒童輩,或有杖白頭。饋我籠中瓜,勸我此淹留。
我云以病歸,此已頗自由。幸有用馀俸,置居在西疇。
囷倉米谷滿,未有旦夕憂。上去無得得,下來亦悠悠。
但恐煩里閭,時有緩急投。愿為同社人,雞豚燕春秋。
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跡。羸形可輿致,佳觀安事擲。
即此南坂下,久聞有水石。拖舟入其間,溪流正清激。
隨波吾未能,峻瀨乍可刺。鷺起若導吾,前飛數十尺。
亭亭柳帶沙,團團松冠壁。歸時還盡夜,誰謂非事役。
南溪始泛三首(此詩乃長慶間以病在告日所作)。唐代。韓愈。 榜舟南山下,上上不得返。幽事隨去多,孰能量近遠。陰沈過連樹,藏昂抵橫坂。石粗肆磨礪,波惡厭牽挽。或倚偏岸漁,竟就平洲飯。點點暮雨飄,梢梢新月偃。馀年懔無幾,休日愴已晚。自是病使然,非由取高蹇。南溪亦清駛,而無楫與舟。山農驚見之,隨我勸不休。不惟兒童輩,或有杖白頭。饋我籠中瓜,勸我此淹留。我云以病歸,此已頗自由。幸有用馀俸,置居在西疇。囷倉米谷滿,未有旦夕憂。上去無得得,下來亦悠悠。但恐煩里閭,時有緩急投。愿為同社人,雞豚燕春秋。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跡。羸形可輿致,佳觀安事擲。即此南坂下,久聞有水石。拖舟入其間,溪流正清激。隨波吾未能,峻瀨乍可刺。鷺起若導吾,前飛數十尺。亭亭柳帶沙,團團松冠壁。歸時還盡夜,誰謂非事役。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贈劉翰林聯句。近現代。毛澤東。 翻山渡水之名郡,竹杖草履謁學尊。途見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餓身。
千騎精明振物華,麥畦分處槿籬斜。山雖有盡春無際,李竟不言桃自花。
綠漲新添前夜雨,青歸不減去年畬。酒杯弗酹劉伶土,重為斯文一嘆嗟。
陪方江陰宗諭勸耕過宋景文墓田次日得其唐書草并侍郎誥。宋代。釋居簡。 千騎精明振物華,麥畦分處槿籬斜。山雖有盡春無際,李竟不言桃自花。綠漲新添前夜雨,青歸不減去年畬。酒杯弗酹劉伶土,重為斯文一嘆嗟。
挽右光祿大夫知樞密院事贈開府儀同三司孫公二首 其一。。劉摰。 岑令神情竭,裴公柱石衰。國貪黃發舊,身負赤松期。人也將安仰,天乎不慭遺。延和聽詔語,深見兩宮悲。
乾封驛早行。宋代。陸游。 己巳被驛書,乙亥戒徂兩,扶衰犯霜露,疲憊不可狀。夜行星滿天,晨起雞初唱,槁枝燒代燭,凍菜擷供餉。三年走萬里,天幸茍亡恙。深知賦材薄,自笑得名妄。宣溫望玉座,何以待諮訪?春江色如藍,歸舟行可榜。
寫懷。明代。張羽。 心上無俗事,禪余只好吟。命窮甘白屋,身健直黃金。世路劍關險,侯門滄海深。虛名何必尚,吾志在山林。
易守建業毅夫有詩贈別次韻五首 其一。宋代。陸佃。 太守無堪久借留,君王恩禮與升州。親輿自可時來往,漁唱猶能數獻酬。風色得經揚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獨傍師門想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