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安首流。
川末澄遠波。
晨光被水族。
曉氣歇林阿。
兩江皎平逈。
三山郁駢羅。
南帆望越嶠。
北榜指齊河。
關扃繞天邑。
襟帶抱尊華。
長城非壑崄。
峻岨似荊芽。
攢樓貫白日。
摛堞隱丹霞。
征夫喜觀國。
游子遲見家。
流連入京引。
躑躅望鄉歌。
彌前嘆景促。
逾近勌路多。
偕萃猶如茲。
弘易將謂何。
還都至三山望石頭城詩。南北朝。鮑照。 泉源安首流。川末澄遠波。晨光被水族。曉氣歇林阿。兩江皎平逈。三山郁駢羅。南帆望越嶠。北榜指齊河。關扃繞天邑。襟帶抱尊華。長城非壑崄。峻岨似荊芽。攢樓貫白日。摛堞隱丹霞。征夫喜觀國。游子遲見家。流連入京引。躑躅望鄉歌。彌前嘆景促。逾近勌路多。偕萃猶如茲。弘易將謂何。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燈夕迎紫姑神。宋代。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雙廟懷古。元代。王惲。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蔽遮不使前,恢復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雖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最難結眾心,存歿匪石轉。彼蒼畀全節,誰為落賊便。已矣君不忘,握爪掌為穿。竟能濟中興,淮海了清奠。至今忠烈氣,皎皎白日貫。賀蘭觀成敗,不飲浮屠箭。殺亡計多寡,此論誠可辨。我來拜遺像,凜對如生面。乞靈激懦衷,剸決剛同鍊。朔風吹樹聲,尚想登陴戰。暮倚暈月城,悲歌淚如霰。
贈周仲鳴進士四首 其四。明代。林光。 斯文曾未識荊州,多少明珠惜暗投。畫舫莫隨流水去,白云多被好山留。掃除俗慮新茅筆,披過寒冬老布裘。未了乾坤男子事,幾宜擔負幾宜休。
祀風師迎神曲。唐代。李中。 太皞御氣,勾芒肇功。蒼龍青旗,爰候祥風。律以和應,□以感通。鼎俎修蚃,時惟禮崇。
詠偽鄭遺事。宋代。陳昂。 片石能容百萬人,天遺圖讖應南閩。也知中國全歸漢,妄托仙源可避秦。荒島畬田登版籍,土酋番族雜流民。開荒絕勝田橫島,易世相傳尚不臣。
送文惟高歸郁林四首 其一。明代。陶益。 郁林姻戚得逢君,積歲鄉心此夕勤。淚飲離杯藏燭跋,蔦蘿縈月白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