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好山如好人,睨傲不肯來相親。是何峰巒落幾案,數寸氣象排蒼旻。
我聞好山芙蓉三十六,從有鴻濛露巖谷。一宵神運霹靂斧,但見二十四峰青立玉。
翻然飛去十二峰,來向君家伴幽獨。忽遇云間騎鶴侶,為言此事非誇詡。
更有仙家十二樓,化作游龍渡江去。硯屏時映一拳小,萬壑千巖共昏曉。
天地骨含千古清,收拾精神不為小。洞天兩竅秘莫窺,虛冥眇漠涵天池。
須彌亦向芥子納,靜中觀妙生神奇。幽人拂拭愛蕭灑,掌握煙霏恣陶寫。
著屐不勞追謝公,山同心會忘真假。
石假山歌。明代。陶安。 世上好山如好人,睨傲不肯來相親。是何峰巒落幾案,數寸氣象排蒼旻。我聞好山芙蓉三十六,從有鴻濛露巖谷。一宵神運霹靂斧,但見二十四峰青立玉。翻然飛去十二峰,來向君家伴幽獨。忽遇云間騎鶴侶,為言此事非誇詡。更有仙家十二樓,化作游龍渡江去。硯屏時映一拳小,萬壑千巖共昏曉。天地骨含千古清,收拾精神不為小。洞天兩竅秘莫窺,虛冥眇漠涵天池。須彌亦向芥子納,靜中觀妙生神奇。幽人拂拭愛蕭灑,掌握煙霏恣陶寫。著屐不勞追謝公,山同心會忘真假。
(1315—1371)明太平府當涂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當涂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虞美人 其三。宋代。張元干。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處。陵遷谷變總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臺東。西窗一夜蕭蕭雨。夢繞中原去。覺來依舊畫樓鐘。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風。
浣溪沙 其三。唐代。張泌。 獨立寒階望月華,露濃香泛小庭花,繡屏愁背一燈斜。云雨自從分散后,人間無路到仙家,但憑魂夢訪天涯。
投贈刑部尚書不忽木公。元代。趙孟頫。 胄子何多士,明公特妙年。詩書師法在,簪紱相門傳。曳履星辰上,分光日月邊。帝心知俊彥,群望屬英賢。大木明堂器,朱絲清廟弦。吉人詞自寡,君子德為先。斷獄陰功厚,優儒禮數偏。我非天下士,人謂地行仙。山好雙游屐,溪清一釣船。賦詩時遣興,好客恨無錢。政爾韋編絕,俄聞束帛戔。風塵驅驲騎,霜雪灑鞍韉。別婦經春夏,離鄉整四千。家書愁展讀,旅食困憂煎。郎位蒙超擢,官曹幸接聯。屢聞哦鄙句,信或有前緣。知己誠難遇,捫心益自憐。樊中淹澤雉,春晚怨啼鵑。驥病思豐草,鴻冥羨遠天。仁言如借便,白首向林泉。
集古八絕 其四 晚步云溪上。明代。程敏政。 山屐經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云碓無人水自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