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續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貞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臨刑詩。明代。林薦。 愿續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貞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林薦(一六〇一—一六四七),字習修。東莞人。培之孫。諸生。其門人張家玉從明唐王于閩,薦薦,不赴。家玉創立武興營,授薦推官。清陷閩粵,家玉謀起兵,薦勉勵之,遂同兵圖興復,終為清兵所執,慷慨就義。著有《研露臺集》。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五有傳。 ...
林薦。 林薦(一六〇一—一六四七),字習修。東莞人。培之孫。諸生。其門人張家玉從明唐王于閩,薦薦,不赴。家玉創立武興營,授薦推官。清陷閩粵,家玉謀起兵,薦勉勵之,遂同兵圖興復,終為清兵所執,慷慨就義。著有《研露臺集》。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五有傳。
探春令·雕墻風定。宋代。趙長卿。 雕墻風定,綺窗燭灺,沈吟獨坐。料雪霜深處,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惱人一陣香初過。把清愁薰破。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與惜則個。
鵲橋仙。明代。沈宜修。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聲繞。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
勸農二首奉呈同官諸丈 其一。。陳淳祖。 勸農事云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風顏。周行撫泉石,碧匣開潺湲。尚想讀書聲,猶在松樹間。此事已難會,沂水何時還。朗吟蘇仙語,明月下前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