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秦淮日正長,綠楊紅袖影雙雙。月明歌管常無夜,水長鐙船直并窗。
家里小山藏古洞,渡頭花片撲春缸。潮生潮落翻新句,流得詩情入大江。
苦雨無聊偶憶隨園秦淮風景為詩二章分寄家兄存齋陸甥豫庭 其二。清代。袁樹。 此日秦淮日正長,綠楊紅袖影雙雙。月明歌管常無夜,水長鐙船直并窗。家里小山藏古洞,渡頭花片撲春缸。潮生潮落翻新句,流得詩情入大江。
(1730—?)浙江錢塘人,字豆村,號香亭。袁枚從弟。乾隆二十八年進士,官肇慶知府。工詩畫,精鑒別。有《紅豆村人詩稿》。 ...
袁樹。 (1730—?)浙江錢塘人,字豆村,號香亭。袁枚從弟。乾隆二十八年進士,官肇慶知府。工詩畫,精鑒別。有《紅豆村人詩稿》。
五月八日敝宅修會得春字。明代。湛若水。 盛夏郁郁苦炎氛,諸公一來滿座春。翠筱炊煙浮雜俎,腐儒粗糲薦香蘋。酒行未幾起者半,會合況豈由乎人。欲托長歌歌不足,金蘭為我盡殷勤。
秋懷。唐代。閻寬。 下帷長日盡,虛館早涼生。芳草猶未薦,如何蜻蛚鳴。秋風已振衣,客去何時歸。為問當途者,寧知心有違。
月下笛。近現代。張爾田。 太液澄波,愁紅換了,敗荷零露。涼蟬起舞。自窺人,耿無語??椿ㄩL記經游地,但衰淚、風前幾縷。悵哀鴻唳角,天涯殘夢,曠望何許。沙路??昭觼?。甚落盡江楓,便成羈旅。殘春社燕,為誰花底來去。砧聲一夕催離別,奈憑到、危闌最苦。酒醒后,又亂山,遮斷不見愁處。
赴金陵舟過霅川偶作 其一。宋代。李光。 孤村遠浦接微茫,處處經行看插秧。卻憶年時住家處,藕花無數繞林塘。
送羅永年西歸二首。宋代。楊萬里。 梅莟蒼香邊蹈雪來,杏花雨里帶春回。明朝解纜還千里,今日看花更一杯。
山居詩二十四首 其四。唐代。貫休。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里日空斜。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掣電浮云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與柏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