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說行期,乍領略、別離滋味。況又是、江南三月,餞春天氣。
兩岸柔條和淚折,一襟幽怨憑誰洗。向尊前、莫為唱陽關,添憔悴。
游冶處,從頭記。多少恨,從今起。算花深欄曲,長相依倚。
如舊山眉窺繡檻,檻前人影今天際。剩銀鉤、題壁字分明,空凝睇。
滿江紅 送云裳姨母之嘉定。清代。袁綬。 怕說行期,乍領略、別離滋味。況又是、江南三月,餞春天氣。兩岸柔條和淚折,一襟幽怨憑誰洗。向尊前、莫為唱陽關,添憔悴。游冶處,從頭記。多少恨,從今起。算花深欄曲,長相依倚。如舊山眉窺繡檻,檻前人影今天際。剩銀鉤、題壁字分明,空凝睇。
浙江錢塘人,字紫卿。袁枚孫女。幼讀祖父詩,輒怡然意開。所為詩沉著痛快,無閨閣氣。有《簪蕓閣詩稿》。 ...
袁綬。 浙江錢塘人,字紫卿。袁枚孫女。幼讀祖父詩,輒怡然意開。所為詩沉著痛快,無閨閣氣。有《簪蕓閣詩稿》。
予宰安溪日景山相訪還山之興浩不可留詩以送。宋代。陳宓。 經年不見意彌親,來愜相思洗吏塵。陋邑苦難留上客,好山終是戀高人。同看臘底梅筠月,便想云間筍蕨春。此去書堂能幾驛,詩筒莫憚往來頻。
次游坡亭韻。明代。薛侃。 元氣周九垓,時闔亦時開。波光涵萬象,耀彼山之隈。俯視塵寰袖,高陟空中臺。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顏回。六經失真詮,瓦缶時鳴雷。逐逐翳枝落,那將根本培。遙聆金石語,遐思真奇瑰。空山風月夜,悵望獨徘徊。飛云探天乙,鐵橋為君媒。漫爾羨坡老,乾坤亦殊才。冥坐俟東曉,身世忘堪哀。
偈頌七十二首。宋代。釋祖欽。 洪蒙未判絕疏親,畢竟難將事理分。夜半正明還不露,金剛腦后鐵昆侖。
桂太傅挽章 其二。明代。羅洪先。 金臺初獻策,彤管受咨詢。寶劍虛知已,青芻愧古人。十年操別鶴,千載著傷麟。日暮寒江上,孤云對白蘋。
仙姑對奕圖。元代。黃庚。 碧玉花冠素錦裳,對拈棋子費思量。終年不下神仙著,想是蓬萊日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