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乾坤眼,一山住去情。松枝千點重,月色半簾輕。
內熱憐予瘦,高寒念客驚。何人欹枕臥,遙見暮云平。
雪 其十。明代。釋今無。 萬里乾坤眼,一山住去情。松枝千點重,月色半簾輕。內熱憐予瘦,高寒念客驚。何人欹枕臥,遙見暮云平。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送鐘伯震赴江陵。明代。謝肅。 方城山高江漢長,江陵?日居荊王。累葉豪華不可當,五千馀里開封疆。南馮蒼梧帶沅湘,北?陘塞連鄒陽。巫巴靖謐淮浙寧,師旅財賦雄且強。合縱諸侯向山東,揮戈足驅秦虎狼。盤血未乾巳背盟,熊槐此謀誠不臧。況復章華為內荒,親密?佞疏忠良。竟入武關身殞亡,國人哀痛摧肝腸。頃襄胡乃與秦平,大鳥不射空彷徨。一朝白起拔郢城,兩東門蕪吁可傷。后來牧守劉景升,坐談西伯控一方。先主因之取益梁,伏龍鳳雛皆奮揚。龍慄中原關羽獨,大帝屯師窺兩國。五朝君臣循軌躅,屏蔽上流關失得。皇明幅員包海岳,蠻貊羌夷咸率服。唾爾成都彈丸蹙,山川形勢胡不覿。浮我江陵千艦粟,十萬貔貅行水陸。歘忽星橋在吾目,獻捷南京定神速。江陵貳令才谞足,此時焉得虛縻祿。即將善政敷遺俗,卻步巖廊鳴佩玉,萬里青云一黃鵠。
垂虹亭。宋代。陳瓘。 三年為吏住東濱,重到江頭照病身。滿眼碧波輸野鳥,一蓑疏雨屬漁人。隨船曉月孤輪白,入座群山數點春。張翰英靈應笑我,綠袍依舊惹埃塵。
與君相見即相歡,元季于今復二難。去國暫憐鴻影散,沖星時怪鸊膏寒。
潮陽遠道春誰伴,別墅離尊日未闌。后夜荊花還共笑,孤舟回首獨漫漫。
俟居弟雨田并舟南至楊村聞兄潮陽之命別去賦此送之。明代。游樸。 與君相見即相歡,元季于今復二難。去國暫憐鴻影散,沖星時怪鸊膏寒。潮陽遠道春誰伴,別墅離尊日未闌。后夜荊花還共笑,孤舟回首獨漫漫。
點絳唇 其七 秋暮旅懷柬翼蒼。清代。曹爾堪。 衰草重岡,雁燈吹滅諸陵火。誰家菊朵,開近扶風左。無限悲秋,難覓江淮舵。耽枯坐,閑門深鎖,紅葉堆中我。
贈傳燈 其二。宋代。林干。 臺教源流遠,高明紹梵音。扶桑紅日近,華頂白云深。清磬度山翠,黃花匝地金。三乘示方便,萬法總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