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拂星榆,輪高金掌,暮煙飄盡澄空。素娥幽恨,霜艷洗鉛紅。醉把摩云妙手,教纖翳、不點(diǎn)青銅。知多少,天高露冷,爭占九秋風(fēng)。
歌鐘。邀勝侶,園攀瓊樹,簾卷珠宮。算庾樓吟賞,今古應(yīng)同。多謝秦娥絕唱,聲聲為、飄入云中。留仙住,莫教清影,容易轉(zhuǎn)梧桐。
滿庭芳。宋代。李呂。 光拂星榆,輪高金掌,暮煙飄盡澄空。素娥幽恨,霜艷洗鉛紅。醉把摩云妙手,教纖翳、不點(diǎn)青銅。知多少,天高露冷,爭占九秋風(fēng)。歌鐘。邀勝侶,園攀瓊樹,簾卷珠宮。算庾樓吟賞,今古應(yīng)同。多謝秦娥絕唱,聲聲為、飄入云中。留仙住,莫教清影,容易轉(zhuǎn)梧桐。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jīng)籍志》傳于世。 ...
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jīng)籍志》傳于世。
永慕堂為楊大參賦。明代。薛瑄。 大化運(yùn)不息,逝水無停時。依依舊居室,惻愴中腸悲。書殘讀遺編,機(jī)有馀斷絲。斑衣不再舞,壽觴寧重持。庭前百卉芳,但覺陰陽移。儀容切寤寐,恍惚如見之。親心我所安,親志我所期。心志著且存,大節(jié)矢靡虧。悠哉孝子情,勖此終天思。
灤京雜詠一百首 其三十一。元代。楊允孚。 北闕東風(fēng)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煙起,御道聲聲駝鼓來。
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竹枯歸樵蘇,石爛棄沙礫。夷門得邂逅,綠發(fā)皆半白。追思少時事,俛仰如一夕。老矣無所為,空知念疇昔。常思一杯酒,要子相解釋。出門事紛紛,歸臥意還
酬李寄軒。。釋智愚。 寄傲知何所,行藏匪一軒。究心無別旨,鳴道有來源。未先通理不,聲詩不在言。相期湖上寺,執(zhí)手聽啼猿。
題江海看云卷三首 其二。明代。陸深。 海上會看云,飄飄迥不群。扶桑紅日近,錦繡總成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