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風流著作郎,滿朝誰不羨恩光。賦成清思如秋水,一片霜毫灑玉堂。
送殷正甫內翰之京 其十。明代。李攀龍。 東觀風流著作郎,滿朝誰不羨恩光。賦成清思如秋水,一片霜毫灑玉堂。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李攀龍。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從狩武岡和胡學士韻二首。明代。楊士奇。 丹崖翠嶺接岧峣,萬騎交馳不憚遙。前隊綵旄穿碧樹,中軍黃幄麗晴霄。云藏網罟參差出,草合岡原邐迤燒。農事已閒脩武事,共懷詞賦從鑾鑣。
好因魴鯉答枯魚,總覺蛩蛩念巨虛。白日懷人當檻坐,紅云羨爾對江居。
身名莫笑中條叟,鄉里須乘下澤車。丙舍一椽松數尺,未妨他日訪吾廬。
送繆公子公儼之江浦兼簡孫大淵如三首 其三。清代。洪亮吉。 好因魴鯉答枯魚,總覺蛩蛩念巨虛。白日懷人當檻坐,紅云羨爾對江居。身名莫笑中條叟,鄉里須乘下澤車。丙舍一椽松數尺,未妨他日訪吾廬。
春歸人未歸。人歸在幾時。花楚楚,日遲遲。沉醉東風一片吹。
冤家何處迷。低徊。草長鶯飛。心自忖,意如癡。昨夜春寒透被池。
閨情小令 宛陵寄寓,偶感離思,因剪取小調聲音,自度此曲,以簫管吹之。。汪石青。 春歸人未歸。人歸在幾時。花楚楚,日遲遲。沉醉東風一片吹。冤家何處迷。低徊。草長鶯飛。心自忖,意如癡。昨夜春寒透被池。夢君君不知。
獄中集古十六首 東巖同扉 其二。明代。韓邦奇。 徘徊虎穴上,性命由他人。漂梗無安地,涂泥任此身。浮生看物變,薄宦走風塵。烱烱一心在,天高難重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