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太古之仙,乃在瀛洲之上,方壺之間。門前雙鶴不知幾歲月,雪飛風舞迥隔青云端。
天空月白雙影靜,玉笙合奏瑤臺寒。石壇暝踏松子落,林蹊晴啄苔花殘。
仙翁手執相鶴經,一卷逸思汎若孤云間。興來引雙鶴,笑入三茅山。
三茅山中瑤草碧,九皋雨散春煙濕。鶴飛亂點層峰青,彩鳳蒼鸞往往與相識。
價重不減雙南金,質瑩不弱雙白璧。不慕懿公之華軒,不逐王喬之飛舄。
不巢西湖處士之孤山,不憩黃州謫仙之赤壁。棲紫霞,護丹室,六翮棱層曝朝日。
友茅君,呼木客,盡日聽琴香案側。山中之人問訊時,相過蟬聯飛繞羊公石。
鶴之逝,風翩翩,遙空云落秋無邊。鶴之返,山娟娟,紅塵不到蕓窗前。
恍如元方季方在潁谷,倏如陸機陸云來洛川。燦如同穎之禾敷秀唐叔壤,宛如王雎之鳥著美周南篇。
薛公之鶴何其夥,趙抃之鶴何其偏。異哉兩仙骨,不偏不夥全其天。
問鶴往時托巢在何許,邈在遼海之東華表柱。問仙豢鶴到今凡幾春,前五百年嘗與令威一相遇。
鶴飛來,向何所。不渡海之涯,不涉江之浦,直欲飛近天上神仙之官府。
天門寥闊不可通,誰到十二瓊樓最高處。莫延佇,鄧林之廣豈無一枝之可棲,何為乎涉云霄,冒風雨。
春去秋來恣軒翥,仙亦竟不留,鶴亦更不駐。山耶鶴耶笑我?
雙鶴吟。元代。李延興。 若有太古之仙,乃在瀛洲之上,方壺之間。門前雙鶴不知幾歲月,雪飛風舞迥隔青云端。天空月白雙影靜,玉笙合奏瑤臺寒。石壇暝踏松子落,林蹊晴啄苔花殘。仙翁手執相鶴經,一卷逸思汎若孤云間。興來引雙鶴,笑入三茅山。三茅山中瑤草碧,九皋雨散春煙濕。鶴飛亂點層峰青,彩鳳蒼鸞往往與相識。價重不減雙南金,質瑩不弱雙白璧。不慕懿公之華軒,不逐王喬之飛舄。不巢西湖處士之孤山,不憩黃州謫仙之赤壁。棲紫霞,護丹室,六翮棱層曝朝日。友茅君,呼木客,盡日聽琴香案側。山中之人問訊時,相過蟬聯飛繞羊公石。鶴之逝,風翩翩,遙空云落秋無邊。鶴之返,山娟娟,紅塵不到蕓窗前。恍如元方季方在潁谷,倏如陸機陸云來洛川。燦如同穎之禾敷秀唐叔壤,宛如王雎之鳥著美周南篇。薛公之鶴何其夥,趙抃之鶴何其偏。異哉兩仙骨,不偏不夥全其天。問鶴往時托巢在何許,邈在遼海之東華表柱。問仙豢鶴到今凡幾春,前五百年嘗與令威一相遇。鶴飛來,向何所。不渡海之涯,不涉江之浦,直欲飛近天上神仙之官府。天門寥闊不可通,誰到十二瓊樓最高處。莫延佇,鄧林之廣豈無一枝之可棲,何為乎涉云霄,冒風雨。春去秋來恣軒翥,仙亦竟不留,鶴亦更不駐。山耶鶴耶笑我?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過清遠峽。宋代。王稱。 兩山夾飛流,曲折始東走。排空殷崩雷,出峽去愈驟。商人數畏津,漁子駭奔溜。回瀾乍窺淵,迸瀨亂泄竇。上當群石爭,下及眾川漱。勢齊龍門險,雄長碣石右。惜哉神禹功,奠畫遠莫究。遂令五嶺南,別與萬靈斗。我行一停舟,適值風雨候。崩騰心為徨,滉瀁目已瞀。篙師戒前征,薄暮不敢逗。開蓬訝驚湍,宛若群鷺簉。乃知造化神,茲寔亙宇宙。三復忠信言,呼酒聊獨侑。
生辰謝邵廣文惠惠仁者壽賦。宋代。張栻。 左弧念當辰,藐此臥歲晚。重云不予蔭,敢望滋九畹。南鄰有良朋,繁質快瓴建。進道方骎骎,吐辭看袞袞。妙語極吹噓,至理屬關鍵。嗟予澹泊好,學植自穮蔉。豈能益涓埃,感子意繾綣。昭然隱微中,當念仁豈遠。起知妙乾體,實理踐坤簡。大易乃在我,亙古當一本。期君得真傳,永以息邪遁。
叉魚招張功曹(署)。唐代。韓愈。 叉魚春岸闊,此興在中宵。大炬然如晝,長船縛似橋。深窺沙可數,靜搒水無搖。刃下那能脫,波間或自跳。中鱗憐錦碎,當目訝珠銷。迷火逃翻近,驚人去暫遙。競多心轉細,得雋語時囂。潭罄知存寡,舷平覺獲饒。交頭疑湊餌,駢首類同條。濡沫情雖密,登門事已遼。盈車欺故事,飼犬驗今朝。血浪凝猶沸,腥風遠更飄。蓋江煙冪冪,拂棹影寥寥。獺去愁無食,龍移懼見燒。如棠名既誤,釣渭日徒消。文客驚先賦,篙工喜盡謠。膾成思我友,觀樂憶吾僚。自可捐憂累,何須強問鸮.
學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其四。宋代。蘇轍。 紈扇新裁冰雪馀,清風不隔纻羅疏。飛升漫寫秦公子,榮謝應憐漢婕妤。
代吳兒作小至后九九詩八解 其一。宋代。張侃。 一九才過二九來,見人相喚袖難開。外頭天色時時轉,雪急因風緩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