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陰塞玄冬,萬里起墨色。爰有子陵之徒住在溪上頭,渺渺孤舟釣風雪。
玄冥尸化樞,天地為冰壺。霧散煙銷野馬死,溪山佳處好隱居。
繁霙舞空云黯淡,長風捲海天模糊。壯哉滕六大有意,為我漁家掃出萬幅真障圖。
真障圖,世莫比,一釣鮪與鳣,再釣魴與鯉。三釣鯨與鰲,生殺在釣餌。
失之何足羞,得則良可喜。今者得魚亟烹之,婦曰有酒無憂矣。
須臾爛醉臥蓬窗,船頭雪深尺有咫。酒醒推蓬一開眼,茫茫萬境白於紙。
乃知江湖之上多高人,借有駟馬高車安肯起。讎太公,友嚴子,何妨老作煙波士。
湖之濱,江之澨,書可讀,谷可藝,君將忘筌予避世。
雪溪漁隱圖。元代。李延興。 窮陰塞玄冬,萬里起墨色。爰有子陵之徒住在溪上頭,渺渺孤舟釣風雪。玄冥尸化樞,天地為冰壺。霧散煙銷野馬死,溪山佳處好隱居。繁霙舞空云黯淡,長風捲海天模糊。壯哉滕六大有意,為我漁家掃出萬幅真障圖。真障圖,世莫比,一釣鮪與鳣,再釣魴與鯉。三釣鯨與鰲,生殺在釣餌。失之何足羞,得則良可喜。今者得魚亟烹之,婦曰有酒無憂矣。須臾爛醉臥蓬窗,船頭雪深尺有咫。酒醒推蓬一開眼,茫茫萬境白於紙。乃知江湖之上多高人,借有駟馬高車安肯起。讎太公,友嚴子,何妨老作煙波士。湖之濱,江之澨,書可讀,谷可藝,君將忘筌予避世。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四時田家樂。明代。陳秉祥。 黏禾收早糯收遲,賽社歸來日暮時。草具杯盆延父老,瓜分梨棗到童兒。墻頭綠掛絲瓜子,屋角紅裝錦菊枝。不怕新霜迎葛屨,禦寒先制木棉衣。
紀事 其七。清代。黃遵憲。 四年一公舉,今日真及期。兩黨黨魁名,先刻黨人碑。人人手一紙,某官某何誰。破曉車馬聲,萬蹄紛奔馳。環人各帶刀,故示官威儀。實則防民口,豫備國安危。路旁局外人,各各捩眼窺。三五立街頭,徐徐撚頷髭。大邦數十籌,勝負終難知。赤輪日可中,已詫郵遞遲。俄頃一報來,急喘竹筒吹。未幾復一報,聞鑼驚復疑。抑揚到九天,啼笑奔千兒。夜半籌馬定,明明無差池。轟轟祝炮聲,雷鄉云下垂。巍巍九層樓,高懸總統旗。
哭尚穎。宋代。司馬光。 操業五常備,艱難六極全。仲尼難語命,裨灶不知天。弱女飄休許,遺文散莫傳。官輕史不錄,后世孰稱緊。
歸京口。宋代。王存。 倦宦歸來故國春,北樓千尺絕飛塵。江山雄偉增人氣,城壁蕭條類此身。眼底交游隨物老,樽前歌舞逐時新。十年舊事無人問,目送斜陽下廣津。
寄匡山人。元代。陳基。 早春相見又經秋,秋水迢迢阻泛舟。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為吏部師尚書題畫 其五 竹鶴。。金幼孜。 養就丹砂雪作團,終朝俛啄近瑯玕。三山碧海休歸去,好向瑤池弄羽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