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愚公移山山不移,夸娥負山山不知。君不見釣鰲人歸龍伯國,三山依然鎮東極。
江流曲折吳越分,越山氣接吳山云。吳山脈斷鳳凰去,玄洲鶴侶丹紛紛。
玄元之真人,揮手來玉京。蓁蕪掃盡見真境,丹臺紫殿何崢嶸。
鞭雷驅山走滄海,歘忽三山宛然在。俯看琪樹玉柯明,不信人間歲華改。
洞山有洞何所之,天游萬里那能期。無名仙老不可問,碧花瑤草草風吹。
我逢真人問真訣,笑指高堂□莊列。歸來為賦洞山吟,他日披云臥松雪。
洞山吟。元代。吾丘衍。 君不見愚公移山山不移,夸娥負山山不知。君不見釣鰲人歸龍伯國,三山依然鎮東極。江流曲折吳越分,越山氣接吳山云。吳山脈斷鳳凰去,玄洲鶴侶丹紛紛。玄元之真人,揮手來玉京。蓁蕪掃盡見真境,丹臺紫殿何崢嶸。鞭雷驅山走滄海,歘忽三山宛然在。俯看琪樹玉柯明,不信人間歲華改。洞山有洞何所之,天游萬里那能期。無名仙老不可問,碧花瑤草草風吹。我逢真人問真訣,笑指高堂□莊列。歸來為賦洞山吟,他日披云臥松雪。
吾丘衍(1272—1311)元代金石學家,印學奠基人。浙江開化縣華埠鎮孔埠人。一作吾衍,清初避孔丘諱,作吾邱衍,字子行,號貞白,又號竹房、竹素,別署真白居士、布衣道士,世稱貞白先生,秉性豪放,左目失明,右腳痞跛,行動仍頻有風度。嗜古學,通經史百家言,工篆隸,諳音律,書法以隸和小篆見長。洽印不為成法的固,印文用玉箸篆,圓潤秀勁,著有《周秦石刻釋音》、《閑居錄》、《竹素山房詩集》、《學古編》等。《學古編》成書于大德庚子(13OO)年,卷一為《三十五舉》,乃是我國最早研究印學理論的著述。次載《合用文籍品目》,尾系附錄。 ...
吾丘衍。 吾丘衍(1272—1311)元代金石學家,印學奠基人。浙江開化縣華埠鎮孔埠人。一作吾衍,清初避孔丘諱,作吾邱衍,字子行,號貞白,又號竹房、竹素,別署真白居士、布衣道士,世稱貞白先生,秉性豪放,左目失明,右腳痞跛,行動仍頻有風度。嗜古學,通經史百家言,工篆隸,諳音律,書法以隸和小篆見長。洽印不為成法的固,印文用玉箸篆,圓潤秀勁,著有《周秦石刻釋音》、《閑居錄》、《竹素山房詩集》、《學古編》等。《學古編》成書于大德庚子(13OO)年,卷一為《三十五舉》,乃是我國最早研究印學理論的著述。次載《合用文籍品目》,尾系附錄。
高士頌九十一首 其七十一 韓康。明代。黃省曾。 伯休謝俗,斸藥青冥。通都樹價,細女舉名。飄然改業,遐蔽霸陵。佯隨國聘,俄蹈虛真。
報謁徐大雅仁因以題贈三首 其二。宋代。趙蕃。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里偷閒每見存。
送勤照和尚往睢陽赴太守請。唐代。劉長卿。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云無意,東西水自流。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
辛亥三月薄游臺灣主霧峰之萊園獻堂三兄屬題園中名勝得十二絕句 其三 考槃軒。清代。梁啟超。 久分生涯托澗薖,齏鹽送老意如何?奇情未合銷磨盡,風雨中宵一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