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王傾國崇臺宇,按劍章華睨中土。弁裳伏地走諸侯,鐘鼓凌空震三楚。
騁驕不畏伍子謀,落成乞與吳兵游。孤舟竟走江上路,塊土獨枕山中愁。
十年伯氣終蕭索,回首華容歸不得。饑魂漂泊啼秋煙,細腰卻舞新王前。
十臺懷古 其二 章華臺。元代。吳師道。 靈王傾國崇臺宇,按劍章華睨中土。弁裳伏地走諸侯,鐘鼓凌空震三楚。騁驕不畏伍子謀,落成乞與吳兵游。孤舟竟走江上路,塊土獨枕山中愁。十年伯氣終蕭索,回首華容歸不得。饑魂漂泊啼秋煙,細腰卻舞新王前。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聰敏善記誦,詩文清麗。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乃致力理學(xué)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xué)說。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士第。授高郵縣丞,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因為官清正,被薦任國子助教,延祐間,為國子博士,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后再遷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致仕,終于家。生平以道學(xué)自任,晚年益精于學(xué),剖析精嚴。 ...
吳師道。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聰敏善記誦,詩文清麗。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乃致力理學(xué)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xué)說。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士第。授高郵縣丞,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因為官清正,被薦任國子助教,延祐間,為國子博士,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后再遷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致仕,終于家。生平以道學(xué)自任,晚年益精于學(xué),剖析精嚴。
憶西湖舊游。宋代。文同。 西湖晴碧晚溶溶,與客常來坐好風(fēng)。記得有人歌小玉,月明猶在畫船中。
寄題水木清華亭。元代。宋褧。 僻地開三徑,荒山住一翁。棲遲瞰澄澈,結(jié)搆倚蔥蘢。畫檻穿黃蝶,芳塍散白豵。云湫龍恍惚,月砌鶴氋氃。破曉孤村日,號秋萬壑風(fēng)。溪流明見底,巖樹潤通中。曳杖行霜果,褰衣檢露叢。稻花香入戶,杉葉勢侵櫳。穫罷平川迥,樵歸狹路窮。嵐迷峰上下,泉合澗西東。陂養(yǎng)魚千石,秧移地百弓。收成防雀鼠,種植聚奴童。薯蕷登秋課,禾麻驗歲功。要賓如鄭驛,遺子似龐公。物外心何遠,朝中信不通。坐從書帙亂,飲
春詞二首。宋代。張嵲。 無復(fù)余聲到耳邊,衡門不閉亦蕭然。風(fēng)枝鳥語皆無賴,每向春晴聒晝眠。
次韻玉汝謝橘。明代。王鏊。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寧抵萬株金。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題劉至誠行樂。清代。戴亨。 溪回蕩云容,虬松勢妖矯。日月摩高巔,石瘦青苔老。科頭信芒鞋,臨風(fēng)恣幽討。箕踞憩云根,蒼翠午陰悄。觸目與神謀,精理擴懷抱。得意已忘言,隔澗聞幽鳥。邃壑古煙深,呼童覓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