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我蟲臂,常時炙牛心。
居然身桔槔,老圃愁漢陰。
簡書帝畏人,吏事頗見侵。
千里得蠻語,十生生越吟。
寧為盡一稽,何者可枉尋。
蓋公學齊魯,頗似東海任。
雙骭留石涔,興堞方盤針。
稍傳閉關術,抑按娛五禽。
朅來道院中,狼山即知音。
披衣起視夜,欲借北斗斟。
寤言種術孤,渠肯挾策欽。
瑯然庭柯句,欲和南風琴。
勾牽老維摩,善哉去來今。
飛潛不同穴,著鞭英雋林。
次韻蓋宰。宋代。敖陶孫。 大化我蟲臂,常時炙牛心。居然身桔槔,老圃愁漢陰。簡書帝畏人,吏事頗見侵。千里得蠻語,十生生越吟。寧為盡一稽,何者可枉尋。蓋公學齊魯,頗似東海任。雙骭留石涔,興堞方盤針。稍傳閉關術,抑按娛五禽。朅來道院中,狼山即知音。披衣起視夜,欲借北斗斟。寤言種術孤,渠肯挾策欽。瑯然庭柯句,欲和南風琴。勾牽老維摩,善哉去來今。飛潛不同穴,著鞭英雋林。
字器之,號臞翁,一號臞庵,自稱“東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鄉(xiāng)薦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學,曾寫詩送朱熹,又作詩悼趙汝愚,忤韓侂胄。慶元五年(1199年)進士。歷任海門縣主簿,漳州府學教授、廣東轉運司主管文字。因臨安書商陳起刊刻《江湖集》受株連貶官。官至溫陵通判。寶慶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詩集》2卷,收入《南宋群賢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見其佚詩。 ...
敖陶孫。 字器之,號臞翁,一號臞庵,自稱“東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鄉(xiāng)薦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學,曾寫詩送朱熹,又作詩悼趙汝愚,忤韓侂胄。慶元五年(1199年)進士。歷任海門縣主簿,漳州府學教授、廣東轉運司主管文字。因臨安書商陳起刊刻《江湖集》受株連貶官。官至溫陵通判。寶慶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詩集》2卷,收入《南宋群賢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見其佚詩。
送趙國宜直筠州戶掾。宋代。陳文蔚。 苦無多路旅程寬,正是江南綠打團。欲濕征衫梅雨細,不成客夢麥秋寒。官閑詩可頻搜句,親近書宜月問安。自笑無才愧之子,明時君祿詎能干。
次韻友人山居秋日就述鄙懷八首 其六。明代。王祎。 山居亦何樂,所樂在泉石。盤桓撫松桂,茲樂豈易得。白云如飛鴻,過眼時歷歷。俯仰天地間,孤蹤寄幽僻。
送友人之官。明代。王汝玉。 春山春樹綠,相送去何之。拜命辭朝日,分符出守時。花連渚宮暗,潮溯楚江遲。鼎郡彫零久,疲氓藉設施。
蘭亭曲水流觴口占。。金鑒才。 花逐流泉坐暮春,客來強作永和人。可憐修竹觴吟處,天地無憂物事新。
賀平湖。明代。韓殷。 西河戰(zhàn)罷萬方清,處處樓臺歌板聲。白馬錦韉來騕裊,玉樓銀榜枕巖城。風傳漏刻星河曙,日照螭頭劍戟明。從此泰階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