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康望夷門,驛舍猶六七。
我車嗟已勞,我馬亦太逸。
朝來天色好,輝煥川上日。
郊原莽而蒼,生意密如櫛。
農饗頗順適,書氣更盈溢。
摳衣就鞍韉,前引以一卒。
馳提歷灣紆,林木榮棘栗。
豁然就平曠,天壤合為一。
稍過王務陂,陂長水波闊。
驚風搖澎湃,鳧鴨語啾唧。
卻思在江湖,雙艫更輕疾。
川陸雖不同,吾心兩無必。
匆匆背鄉井,瑣瑣干祿秩。
功名未及試,行役甘于蜜。
安得擺羈牽,優游老蓬蓽。
至趙莊鎮舍轎乘馬二首。宋代。孔武仲。 淮康望夷門,驛舍猶六七。我車嗟已勞,我馬亦太逸。朝來天色好,輝煥川上日。郊原莽而蒼,生意密如櫛。農饗頗順適,書氣更盈溢。摳衣就鞍韉,前引以一卒。馳提歷灣紆,林木榮棘栗。豁然就平曠,天壤合為一。稍過王務陂,陂長水波闊。驚風搖澎湃,鳧鴨語啾唧。卻思在江湖,雙艫更輕疾。川陸雖不同,吾心兩無必。匆匆背鄉井,瑣瑣干祿秩。功名未及試,行役甘于蜜。安得擺羈牽,優游老蓬蓽。
(1041—1097)宋臨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進士。哲宗元祐初,歷秘書省正字、集賢校理、國子司業。四年,為著作郎,論科舉之弊,詆王安石《三經新義》,請復詩賦取士,又欲罷大義而益以諸經策。拜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八年,擢給事中,遷禮部侍郎,以寶文閣待制知洪州。坐元祐黨奪職,居池州卒。與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聲起江西,時號三孔。有《詩書論語說》、《金華講義》、《芍藥譜》、《內外制》、《雜文》、《宗伯集》(編入《清江三孔集》)。 ...
孔武仲。 (1041—1097)宋臨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進士。哲宗元祐初,歷秘書省正字、集賢校理、國子司業。四年,為著作郎,論科舉之弊,詆王安石《三經新義》,請復詩賦取士,又欲罷大義而益以諸經策。拜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八年,擢給事中,遷禮部侍郎,以寶文閣待制知洪州。坐元祐黨奪職,居池州卒。與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聲起江西,時號三孔。有《詩書論語說》、《金華講義》、《芍藥譜》、《內外制》、《雜文》、《宗伯集》(編入《清江三孔集》)。
辛亥三月薄游臺灣主霧峰之萊園獻堂三兄屬題園中名勝得十二絕句 其三 考槃軒。清代。梁啟超。 久分生涯托澗薖,齏鹽送老意如何?奇情未合銷磨盡,風雨中宵一嘯歌。
送張仲實之宜興。元代。楊載。 南渡邦初造,西山將獨賢。立功何赫赫,流慶尚綿綿。報國橫戈數,登壇授鉞專。風云方際會,江海固周旋。控險千鈞弩,臨危七寶鞭。忠誠深足仗,智勇實兼全。自返高橋役,端持宥府權。兵威終抗敵,人力可回天。甲第無踰者,諸孫固穎然。初生同燕頷,有美自蟬娟。善學聞當代,能詩起妙年。衛公猶故物,鄭老竟寒氈。矯矯青云器,泠泠白雪弦。同游雖未達,自視已無前。政事兼留意,時髦孰比肩。知機無轉石,縱辨若奔川。特達群公薦,酸寒眾目憐。姑為文學掾,會覓孝廉船。必見公侯復,無論雨露偏。秋風鵬鶚健,萬里正翩翩。
玉山李道會顏則求著福慶觀記以黃谷二十六詠見示用韻以寄 其三。明代。鄭真。 路轉溪灣山更幽,也知天意恊人謀。仙家剩有滄洲趣,畫壁須煩顧虎頭。
詠史十首 其一 楊妃。。楊浣芬。 寵賜溫泉浴,長生記定情。忽驚鼙鼓至,空自玉顏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