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學諸孫亦俊游,舌端造化挽洪流。
慨然投筆從裘馬,要學班超萬里侯。
奉送三榮王子文游益昌。宋代。度正。 徽學諸孫亦俊游,舌端造化挽洪流。慨然投筆從裘馬,要學班超萬里侯。
宋合州人,字周卿,號性善。光宗紹熙元年進士。為國子監丞,極論李全必反,獻鎮壓之策。官至禮部侍郎。嘗從朱熹學。有《性善堂稿》。 ...
度正。 宋合州人,字周卿,號性善。光宗紹熙元年進士。為國子監丞,極論李全必反,獻鎮壓之策。官至禮部侍郎。嘗從朱熹學。有《性善堂稿》。
送惟良上人歸江南。唐代。盧綸。 落日映危檣,歸僧向岳陽。注瓶寒浪靜,讀律夜船香。苦霧沈山影,陰霾發海光。群生一何負,多病禮醫王。
與朝陽山人張朝夜集湖亭,賦得各言其志。唐代。皎然。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茫茫區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
送趙升卿之韶幕。宋代。梅堯臣。 舟車歷盡險,風物乃還君。俎肉應多味,虞韶不復聞。林鳴異音鳥,山冒欲晴云。若吊張丞相,空祠舊近墳。
八寶妝。清代。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須為儷燕逑鶯,鬧紅劫苦,玉天行復驂鳳。悔如許、窄衫小鬢,竟遲誤、珍珠恩寵。漫魂望、家山一慟。斷蕪千里斜陽送。嘆阿母將歸,誰攜麥飯清明壟。
嶼南宿別貢士林執中。明代。王恭。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