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劍砟瓦,瓦碎何用,砟碎于瞞,莫為輕重。不如掣取太史筆,青竹中間削其統。
老瞞自欲瞞春秋,公議所在人焉廋。瓦痕雖留漢正朔,心實無漢虛尊周。
愿存此瓦長作硯,猶因子墨黥瞞面。漢賊明將漢法誅,千載煙華漬深譴。
古云不以人廢言,言如可存瓦可存。識賊鑒亂于人群,瓦無可惡惡在人。
嗚呼莫將人瓦并案罪,我為題詩救其碎。
莫砟銅雀硯歌。明代。沈周。 拔劍砟瓦,瓦碎何用,砟碎于瞞,莫為輕重。不如掣取太史筆,青竹中間削其統。老瞞自欲瞞春秋,公議所在人焉廋。瓦痕雖留漢正朔,心實無漢虛尊周。愿存此瓦長作硯,猶因子墨黥瞞面。漢賊明將漢法誅,千載煙華漬深譴。古云不以人廢言,言如可存瓦可存。識賊鑒亂于人群,瓦無可惡惡在人。嗚呼莫將人瓦并案罪,我為題詩救其碎。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書畫家。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書畫家。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送姚處士歸亳州。唐代。劉得仁。 白發麻衣破,還譙別弟回。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明王下征詔,應就碧峰開。
和閩帥。宋代。許應龍。 龍飛天子攬英雄,舊德欣逢泰道通。丹詔果然頒北闕,彩舟行矣駕東風。雨馀杉徑新添綠,暖入花妝旋姹紅。待得湖邊春色滿,我公已在鳳池中。新鑿南湖接海潮,油幢領客泛蘭橈。那知半夜雨聲急,卻放新晴物色饒。盡日登臨陪步武,高談灑落挹風標。陽春白雪真難和,泚筆惟書道路謠。
送李知章下第歸河北。宋代。晁補之。 斗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傷時感懷 其二。宋代。王十朋。 帝鄉五載亂離中,億萬蒼生陷犬戎。二圣遠征沙漠北,六龍遙渡浙江東。斬奸盍請朱云劍,射虜宜貫李廣弓。借問秦庭誰慟哭,草茅無路獻孤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