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寮貴公子,好事敵原嘗。晁侯更蕭散,不愛囊中裝。
步兵玉觥滑,洞庭金丸香。宛轉莼帶細,紛綸鲙縷長。
鰒魚三百饤,豈必河之魴。咄嗟事便辦,侍御色不忙。
熙熙春臺上,醉語各相忘。湯餅最后出,雖飽別有腸。
愿君善遇客,歡樂殊未央。不須投車轄,敬舉主人觴。
晁端州秀宴席。宋代。劉跂。 同寮貴公子,好事敵原嘗。晁侯更蕭散,不愛囊中裝。步兵玉觥滑,洞庭金丸香。宛轉莼帶細,紛綸鲙縷長。鰒魚三百饤,豈必河之魴。咄嗟事便辦,侍御色不忙。熙熙春臺上,醉語各相忘。湯餅最后出,雖飽別有腸。愿君善遇客,歡樂殊未央。不須投車轄,敬舉主人觴。
永靜軍東光人,字斯立,號學易先生。劉摯子。神宗元豐二年進士。官朝奉郎,哲宗紹圣間從父于新州謫所。徽宗立,詔返摯家屬,跂訴文及甫之誣,及甫被貶。后遭黨禍,編管壽春,為官拓落,政和末以壽終。有《學易集》。 ...
劉跂。 永靜軍東光人,字斯立,號學易先生。劉摯子。神宗元豐二年進士。官朝奉郎,哲宗紹圣間從父于新州謫所。徽宗立,詔返摯家屬,跂訴文及甫之誣,及甫被貶。后遭黨禍,編管壽春,為官拓落,政和末以壽終。有《學易集》。
八聲甘州 寫紅梅寄錢默存教授。近現代。龍榆生。 看一枝、春色逐人來,雙臉暈潮妝。對遙山斜睇,修篁倦倚,照影寒塘。曾是霜侵雪壓,歲月去堂堂。留得芳心在,省識東皇。撩撥何郎詩興,便胡沙掃盡,難近昭陽。甚才通一顧,贏得幾回腸。是冰肌、何曾點污,記那回、憔悴損容光。橫斜影,映簪花格,淡月昏黃。
秋夜。宋代。方一夔。 露白初濡木,星虛漸集房。蛾飛爭墮水,魚退急投梁。搗練堤防冷,收禾準備荒。只愁棗紅地,萬馬逐殘羌。
迎大年椿上人不值暮歸偶成。元代。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詠三友花。清代。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