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安強否,梅花萬里春。如何投虎穴,直欲犯龍鱗。
北闕今無數,南方信有人。可憐妻子在,年少不謀身。
寄鄭介夫。宋代。畢仲游。 鄭子安強否,梅花萬里春。如何投虎穴,直欲犯龍鱗。北闕今無數,南方信有人。可憐妻子在,年少不謀身。
畢仲游,鄭州管城(今河南鄭州)人。宋宰相畢士安曾孫。初以父蔭補宗正寺太廟齋郎,熙寧三年與兄畢仲衍同舉進士。后又任集賢校理,權太常博士等。其歷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為官機敏干練、清廉獨慎,頗有吏才。但因受黨爭牽連,仕途不坦,坎坷一生。與司馬光、蘇軾等多有交游,工于詩文,其文章精麗、雄偉博辯,議論時政切中時弊。著有《西臺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二十卷。 ...
畢仲游。 畢仲游,鄭州管城(今河南鄭州)人。宋宰相畢士安曾孫。初以父蔭補宗正寺太廟齋郎,熙寧三年與兄畢仲衍同舉進士。后又任集賢校理,權太常博士等。其歷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為官機敏干練、清廉獨慎,頗有吏才。但因受黨爭牽連,仕途不坦,坎坷一生。與司馬光、蘇軾等多有交游,工于詩文,其文章精麗、雄偉博辯,議論時政切中時弊。著有《西臺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二十卷。
別詩三首(2)。兩漢。佚名。 其一有鳥西南飛,熠熠似蒼鷹。朝發天北隅,暮聞日南陵。欲寄一言去,托之箋彩繒。因風附輕翼,以遺心蘊蒸。鳥辭路悠長,羽翼不能勝。意欲從鳥逝,駑馬不可乘。其二晨風鳴北林,熠耀東南飛。愿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明月照高樓,想見余光輝。玄鳥夜過庭,仿佛能復飛。褰裳路踟躕,彷徨不能歸。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思得瓊樹枝,以解長渴饑。其三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連翩游客子,于冬服涼衣。去家千余里,一身常渴饑。寒夜立清庭,仰瞻天漢湄。寒風吹我骨,嚴霜切我肌。憂心常慘戚,晨風為我悲。瑤光游何速,行愿去何遲。仰視云間星,忽若割長帷。低頭還自憐,盛年行已衰。依依戀明世,愴愴難久懷。
送石昌言歸蜀。宋代。韓維。 省署聊休直,皇恩許過家。朝廷寵儒雅,車騎有光華。行色星垣動,褒章宰樹加。遙加蜀父老,來道競咨嗟。
和陳蹇叔郎中乙已上元晴和。宋代。楊萬里。 御柳梢頭晚不風,官梅面上雪都融。如何閶闔新春夜,頓有芙蕖滿眼紅。十里沙河人最鬧,三千世界月方中。買燈莫費東坡紙,今歲鰲山不入宮。
擬古二十七首 其七。。孫承恩。 邊隅近殺氣,昴星燭天明。長矢射漢月,牧馬川原腥。揮霍風雨急,劫掠雞犬驚。黑云壓孤壘,哭聲殞三軍。羽書日夜馳,震動咸陽京。天子按劍怒,含悽憫蒼生。徵調選材勇,授鉞思豪英。制敵在素豫,得人壯長城。安得百頗牧,坐使邊塵清。
城東即事。唐代。章碣。 閑尋香陌鳳城東,時暫開襟向遠風。玉笛一聲芳草外,錦鴛雙起碧流中。苑邊花竹濃如繡,渭北山川淡似空。回首漢宮煙靄里,天河金閣未央宮。
姚元白黎惟敬張羽王見過小酌得孤字。。歐大任。 燕市浮沉日,將誰向酒壚。自難期貴客,君肯問潛夫。白眼千人廢,黃金一醉無。卻看星斗上,劍氣不曾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