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物名園晚,風煙亦媚秋。
鈿梢低露竹,珠罅老霜榴。
塢籟晴先響,窗霞暝自收。
山楹誰侍坐,正似傅巖幽。
和中丞晏尚書西園晚秋懷寄。宋代。宋庠。 節物名園晚,風煙亦媚秋。鈿梢低露竹,珠罅老霜榴。塢籟晴先響,窗霞暝自收。山楹誰侍坐,正似傅巖幽。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陸,后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謚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德范之碑”。宋庠與弟宋祁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秾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陸,后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謚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德范之碑”。宋庠與弟宋祁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秾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音》等。
冬日雜興二首 其二。明代。王夫之。 零露潤枯桑,運回辭故枝。棲禽深婉昵,欲與終因依。竟夕不相保,何況延晨吹。晶宇垂玉繩,瑤光空陸離。冪歷千萬里,含心當語誰。顧影追疇昔,韶風漾芳時。下映清江淥,上承靈雨飛。時哉不再覿,群情自紛疑。詎知幽悄懷,時為夢中期。佳序還在目,榮光亙葳蕤。
宿峽口。明代。釋今無。 今夜又依高峽宿,一年心眼且新鮮。風聲入樹猿應語,鶴影橫江人未眠。怪石看多追太古,微波寒漸起虛煙。吾生亦是無涯者,老去憑誰負此肩。
題許宜之三詩卷 其二 文會堂。元代。曹伯啟。 講明圣學遠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只銜杯。
客湖上。宋代。顧禧。 對酒拂吳鉤,光隨湖水流。碧尋堤上草,紅落竹邊樓。春老鶯啼倦,山空鶴唳收。買花錢欲盡,何事再句留。
次韻答蘭凝見和。近現代。洪傳經。 淞濱舊夢許重連,童稚情親又暮年。幸接好音憑尺素,如聞遺事說開天。徑荒南皖無歸日,人老西湖有夙緣。爭似臨川門戶好,階前蘭桂各芬妍。
盧通議挽詞三首 其一。宋代。范純仁。 耆舊今多少,唯公景德人。家鄰吳市卒,名重漢廷臣。路在猶耕月,門閒似送春。空堂馀畫像,彷佛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