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濤翻金堤,冀州變泥涂。哀哉百萬室,所憂半為魚。
流穴接道路,呻吟交里閭。若無慈仁長,安使疲疹蘇。
子在新密時,治聲溢西都。大水無麥禾,閔然若疾痡。
不忍使者求,建言解其粗。邦人喜更生,老幼歡以呼。
繩墨制奸吏,弦歌訓諸儒。復新卓侯廟,慕用已不誣。
今者河朔行,豈其易然乎。彼將譽所試,況子材有馀。
但恨治者小,百里為區區。割雞用牛刀,孔圣所嘆吁。
賢者必愛民,民活心乃愉。幼學長行之,固為圣人徒。
位下非所恤,勉哉寧君軀。
送楊十七秘丞知瀛州河間。宋代。劉敞。 洪濤翻金堤,冀州變泥涂。哀哉百萬室,所憂半為魚。流穴接道路,呻吟交里閭。若無慈仁長,安使疲疹蘇。子在新密時,治聲溢西都。大水無麥禾,閔然若疾痡。不忍使者求,建言解其粗。邦人喜更生,老幼歡以呼。繩墨制奸吏,弦歌訓諸儒。復新卓侯廟,慕用已不誣。今者河朔行,豈其易然乎。彼將譽所試,況子材有馀。但恨治者小,百里為區區。割雞用牛刀,孔圣所嘆吁。賢者必愛民,民活心乃愉。幼學長行之,固為圣人徒。位下非所恤,勉哉寧君軀。
劉敞(1019—1068)北宋史學家、經學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臨江新喻荻斜(今屬江西樟樹)。慶歷六年與弟劉攽同科進士,以大理評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賢院學士。與梅堯臣、歐陽修交往較多。為人耿直,立朝敢言,為政有績,出使有功。劉敞學識淵博,歐陽修說他“自六經百氏古今傳記,下至天文、地理、卜醫、數術、浮圖、老莊之說,無所不通;其為文章尤敏贍”,與弟劉攽合稱為北宋二劉,著有《公是集》。 ...
劉敞。 劉敞(1019—1068)北宋史學家、經學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臨江新喻荻斜(今屬江西樟樹)。慶歷六年與弟劉攽同科進士,以大理評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賢院學士。與梅堯臣、歐陽修交往較多。為人耿直,立朝敢言,為政有績,出使有功。劉敞學識淵博,歐陽修說他“自六經百氏古今傳記,下至天文、地理、卜醫、數術、浮圖、老莊之說,無所不通;其為文章尤敏贍”,與弟劉攽合稱為北宋二劉,著有《公是集》。
雨中過韶州。明代。朱綝。 船下韶瀧日欲晡,四山云起景模糊。沙鷗沖雨頻來去,汀樹迷煙半有無。作客又驚三月暮,思家其柰一身孤。愁懷浩浩渾如醉,獨倚篷窗聽鷓鴣。
送陜縣王主簿赴襄陽成親。唐代。岑參。 六月襄山道,三星漢水邊。求凰應不遠,去馬剩須鞭。野店愁中雨,江城夢里蟬。襄陽多故事,為我訪先賢。
題陶燦文引觴自酌圖七首 其四。清代。王家樞。 我欲希高蹈,世外訪桃源。呼兒狎猿鶴,課仆擾雞豚。白云塞洞口,紅雨亂溪村。不如來飲酒,花下好開尊。
汝寧徐使君 其九。明代。李攀龍。 三河名郡郁如林,治行看君結主深。但使便宜長得請,守臣無意賜黃金。
滿庭芳。兩漢。佚名。 辰出街頭,酉歸堂內,切須規矩隨身。志誠香火,早晚去朝真。遍歷名山福地,不恥問、參訪高人。休夸逞,斷除人我,心地放教平。燒丹并煉藥,琴棋書畫,各有司存。應干請祈法術,都是謾勞神。且任隨緣乞化,省多少、勞碌精神。團圞坐,齊同慈愛,異骨總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