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望衡岳,群山政參差。
微風忽南來,云幕為四垂。
炎官挾蓐收,從以萬玉妃。
庭熒亦何有,尺璧仍珠璣。
奇貨吾敢居,妙意良自知。
林巒倏變化,轍跡平高低。
喬松與修竹,錯立呈瑰姿。
清新足遐寄,浩蕩多余思。
平生湘南道,未省有此奇。
況復得佳友,晤言相追隨。
茅檐舉杯酒,旅榻誦新詩。
更約登絕頂,同觀霽色時。
同元晦擇之游岳道遇大雪馬上作。宋代。張栻。 驅車望衡岳,群山政參差。微風忽南來,云幕為四垂。炎官挾蓐收,從以萬玉妃。庭熒亦何有,尺璧仍珠璣。奇貨吾敢居,妙意良自知。林巒倏變化,轍跡平高低。喬松與修竹,錯立呈瑰姿。清新足遐寄,浩蕩多余思。平生湘南道,未省有此奇。況復得佳友,晤言相追隨。茅檐舉杯酒,旅榻誦新詩。更約登絕頂,同觀霽色時。
張栻。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故承議李 其二。南北朝。鄒浩。 甫畢榮親愿,歸休不計年。心冥塵竟遠,善積子皆賢。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無路,追感倍悽然。
呈濟之。金朝。李俊民。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玉皇殿閣微涼,看公重試薰風手。高門畫戟,桐陰閣道,青青如舊。蘭佩空芳,蛾眉誰妒,無言搔首。甚年年卻有,呼韓塞上,人爭問、公安否。
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錦衣行晝。依然盛事,貂蟬前后,鳳麟飛走。富貴浮云,我評軒冕,不如杯酒。待從公,痛飲歲,伴莊椿壽。
水龍吟·玉皇殿閣微涼。宋代。辛棄疾。 玉皇殿閣微涼,看公重試薰風手。高門畫戟,桐陰閣道,青青如舊。蘭佩空芳,蛾眉誰妒,無言搔首。甚年年卻有,呼韓塞上,人爭問、公安否。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錦衣行晝。依然盛事,貂蟬前后,鳳麟飛走。富貴浮云,我評軒冕,不如杯酒。待從公,痛飲歲,伴莊椿壽。
題方方壺畫垂綸意 其一。明代。藍仁。 漁父空頭白,生涯一舸微。欲浮滄海去,又逐暮潮歸。
鷓鴣天 星洲寄港桐伯。。趙文漪。 離火由來虛在中。萬方多難獨從容。金人十二何勞鑄,偃武修文仗乃翁。游六藝,列三公。童顏皓首傲爐峰。歲除弟子南荒到,好獻屠蘇酒一盅。
淮安路教謝西溪己丑二月飲疊山于敬義堂有詩。元代。王奕。 收斂眉山草木英,心潛羲孔與時行。浣花杜老驚人句,采石虞公貫日誠。合上燕臺為上宰,暫勞楚泮領諸生。沉吟敬義堂中句,莫贖豪狂禰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