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郭有道,于世若浮云。
盛德無我位,清光獨映君。
恥將雞并食,長與鳳為群。
一擊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贈郭季鷹。唐代。李白。 河東郭有道,于世若浮云。盛德無我位,清光獨映君。恥將雞并食,長與鳳為群。一擊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你就像漢朝的隱士郭有道,與世隔絕無爭,飄若浮云。
你德行高邁,我望塵莫及;你清光獨照,我世塵滿心。
你認為與群雞爭食物是可恥的,你只與鳳凰般高雅的人為群。
有朝一日,奮羽高飛九千仞,在紫氛氤氳的太空遨游。
郭有道:又名郭泰,東漢時期名士,與許劭并稱“許郭”,被譽為“介休三賢”之一。
唐朝文學,尤其是繁榮的盛唐文學,亦可稱作政治文學。此時期的詩人及其文學作品大多以服務政治為目的,詩人們企圖通過詩文一方面為自己造名氣、樹聲譽,另一方面為唐朝的科舉考試做準備。總之,一個目的就是一朝出名登第,踏入仕途。毫無疑問,李白是這些詩人中的一員,并且是非常活躍的一員。但李白注定與眾不同,由于受到道家思想及不拘于儒學經典束縛的個性影響,他企圖通過走終南捷徑來實現自己入仕的愿望。李白在二十歲前后還未遠離過四川綿州居住之地,他這時廣交特異之士,活動都與蜀地道教相關。出川前的準備為李白出川后踏上仕途打好了基礎。
出川后,李白一路東行,吳楚漫游,酒隱安陸,其中遇到了許多文人墨客,和他們飲酒賦詩,結伴而行。這使李白結交了很多朋友,同時詩名遠播。但這種看似閑適的生活沒有堙沒李白求取功名,建功立業之雄心。所以,大約在開元二十年前后,李白經南陽向長安出發,目標直指一登仕途。由于受終南捷徑思想影響,李白這時的活動也少不了隱居一事。他隱居于洛陽附近的嵩山與長安附近的終南山,成了人們笑稱的“隨駕隱士”。他一邊做隱士,結交了玉真公主等人,一邊寫詩投贈給當時的高官顯貴,可收效甚少。李白第一次入京活動,約經歷兩年左右,以無結果而告終,不禁發出了“主人蒼生望,假我青云翼。風水如見資,投竿左黃極”的憤世吶喊。李白失勢卻不失志,
可見他仍然很高的抱負。在四處游覽、走親訪友、干謁高官后,李白踏上了第二次入京的征途。天寶元年,李白終于時來運轉,迎來了重大喜訊。玉真公主向皇上舉薦李白,玄宗乃下詔徵離京歸家的李白入京。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正覺寺清風軒。宋代。蔡覿。 海風拍枕燈初暗,山雨打窗人正寒。料得此軒秋更好,怒濤推月上闌干。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 其十四。。釋懷深。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宮詞四首。宋代。劉克莊。 出海新蟾玉半鉤,風翻荷蕩起棲鷗。女郎定有穿針約,偷看明河記立秋。
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華、若昭、若倫、若。唐代。王建。 五女誓終養,貞孝內自持。兔絲自縈紆,不上青松枝。晨昏在親傍,閑則讀書詩。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少年絕音華,貴絕父母詞。素釵垂兩髦,短窄古時衣。行成聞四方,征詔環珮隨。同時入皇宮,聯影步玉墀。鄉中尚其風,重為修茅茨。圣朝有良史,將此為女師。
中巖封崇寺。宋代。馮山。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層。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寧國蔣氏山居四景 其二 梅溪釣艇。明代。程敏政。 雙槳悠悠出岸沙,釣魚人住水西涯。隔溪殘雪春猶淺,時見寒梅一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