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云臣、南耕、京少賦。
十萬瓊枝,矯若銀虬,翩如玉鯨。正困不勝煙,香浮南內;嬌偏怯雨,影落西清。夾岸亭臺,接天歌管,十四樓中樂太平。誰爭賞?有珠珰貴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頭月自明。嘆一夜啼烏,落花有恨;五陵石馬,流水無聲。尋去疑無,看來似夢,一幅生綃淚寫成。攜此卷,伴水天閑話,江海余生。
沁園春·十萬瓊枝。清代。陳維崧。 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云臣、南耕、京少賦。十萬瓊枝,矯若銀虬,翩如玉鯨。正困不勝煙,香浮南內;嬌偏怯雨,影落西清。夾岸亭臺,接天歌管,十四樓中樂太平。誰爭賞?有珠珰貴戚,玉佩公卿。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頭月自明。嘆一夜啼烏,落花有恨;五陵石馬,流水無聲。尋去疑無,看來似夢,一幅生綃淚寫成。攜此卷,伴水天閑話,江海余生。
1671年(康熙十年)徐渭文去南京,陳維崧有贈序,囑咐他一訪“畸人而隱于繪事者”,也即心懷興亡之痛的隱逸之流。徐自南京歸,成《鐘山梅花圖》,陽羨詞人從不同角度、以不同詞調題詠殆遍,形成一次相當獨特的憑吊故國的聯吟酬唱格局。個中迦陵此篇尤為翹楚,被前人譽為“情詞兼勝,骨韻都高,幾合蘇、辛、周、姜為一手”(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三)。
從“意”的大處看,則其中蘊涵著極其復雜的遺民心緒。諸如“一夜啼烏,落花有恨”的哀思、對“珠珰貴戚,玉佩公卿”們“十四樓中樂太平”的誤國行徑的怨慨,以至“尋去疑無,看來似夢”的淚眼愁看,皆是遺民群體“孤臣孽子”感情的披露。悲涼、幻滅、欲哭無淚、欲隱無地,凡此種種盡包蘊于清麗詞藻之間,令人不由黯然神傷。
陽羨詞人借徐渭文此圖遙祭故國,所拈者為“大題目”,寄寓者為“大意義”(謝章鋌語)。在清朝初年,因此種民族情緒而遭致誅殺慘禍者不知凡幾,故而,“一幅生綃淚寫成”的悲凄后面其實隱藏著兇險的刀光劍影和這一詞群非凡的膽力和勇氣。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錄汴梁宮人語十九首 其七。金朝。楊奐。 仁壽生辰節,君王進玉卮。壽棚兼壽表,留待北還時。
送春坊董正字浙右歸覲。唐代。馬戴。 去覲毗陵日,秋殘建業中。莎垂石城古,山闊海門空。灌木寒檣遠,層波皓月同。何當復讎校,春集少陽宮。
月溪橋。明代。張岳。 月色清且虛,溪流靜而澈。二者相涵映,空山境奇絕。創始昔何人,石虹跨丹穴。幽篁迷舊溪,回磴距飛轍。中有亡懷子,長笛橫翠鐵。一曲寒兔泣,再曲溪石裂。夜深斗柄移,孤峭厲嵽嵲。安得雙飛鴻,相從問真訣。營魄感晦盈,深淵積冰雪。危橋未可梯,茲意吾能說。
大廟峽。清代。陶元藻。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墻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贈瀚侄 其一。。吳儼。 白屋無遺業,青年自立家。眾皆稱汝儉,我獨惡人奢。客到惟供茗,春來不種花。有田仍負郭,著意樹桑麻。
張工部至薄寒山下有書無由馳報輤車之至倍切悲懷。唐代。權德輿。 書來遠自薄寒山,繚繞洮河出古關。今日難裁秣陵報,薤歌寥落柳車邊。